|||
受到系里安排,最近开始准备给本科生讲数字出版课程。在备课期间,有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今天所谓的“数字出版”,本质上说就是出版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互联网和新媒体,颇有些马车夫看汽车的味道,于是乎,很多时候对一些问题不免越看越糊涂。
我记得以前陈院长在讲座时候提到,对于研究方法的思考,首先要判断研究者所抱持的立场,因为“屁股指挥脑袋”。那我想,对于教学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作为教师,只拥有传统出版的立场和视角,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判断,我们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启发大多也只能是限于出版人有限的范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是错误的范围内。
我希望我的课程能够在立场方面有所突破。既告诉学生出版人的视角,即如何从三大出版框架分析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提供你IT人的视角,即站在信息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数字内容产业的基本规律。然后,进一步在理论层面,借助社会学(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商业理论(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画布理论)等视角去关照演进中的数字出版用户与企业特征,从微观实操层面介绍互联网产品需求调研、产品设计开发、运营维护等流程,从而探寻“互联网思维”冰山下的真实内容。最终是希望帮助学生建立起可灵活切换的思维角度,在应对前景广阔但充满变化的数字内容产业时,有一份从容之心。
我深知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绝不可能是一期课程就能成型的。而对于我来讲,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而艰辛的学习过程,我享受于此。也欢迎相近专业的前辈和同仁能给予我一些意见和建议!不甚感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7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