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罗13号:一次成功的失败
——纪念人类太空行走五十周年
今年是人类太空行走50周年。50年前,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人类第一次离开太空舱,自由地漂浮在太空中。由于航天服在真空环境下发生膨胀,列昂诺夫在返回气闸舱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最终还是完成了这一壮举。
太空探索是多种技术高度集成、整体系统高度复杂的重大科技工程,相距遥远、通信困难、操作复杂,这些技术瓶颈不断挑战人类的能力极限。从1969 年7 月16 日至1972 年12 月19 日的三年多时间里,阿波罗11 号、12 号、14 号、15 号、16 号、17 号共6次、12名航天员先后登陆月球表面,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登陆地球以外天体的壮举。但其中为什么独独少了阿波罗13号?
太空探索从来都与失败相伴相随,屡战屡败的精神是太空探索的应有之义。阿波罗13号就是航天史上一次严重的灾难性事件,也是第一次飞船在发射后的任务执行阶段出现如此严重的故障。阿波罗13号于1970年4月11日13时13分发射,原计划5天后登陆在月球上的弗拉·摩洛地区。但就在发射56小时后的4月13日晚上9时,在从地球飞往月球的途中,飞船指令舱的液氧罐发生爆炸,三名航天员不仅登月无望,而且命悬一线。液氧罐爆炸严重损坏了航天器,爆炸发生后,飞船上的氧气还可供应140小时,水只能供应66小时,二氧化碳只能供应45.3小时,而返回地球至少还需要100小时。三名航天员凭着高超的专业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地面控制中心的精准指挥下成功返回了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虽败犹荣”的光辉时刻。他们把原本用于登陆月球的登月舱作为救生艇,在太空中克服电力短缺、温控异常、饮用水短缺、疾病等困难,成功获救。
阿波罗13号飞船在奔赴月球的中途发生液氧罐爆炸(概念图)
这是一次奇迹般的天地大营救。阿波罗13号的成功获救,无疑是对一个机构或团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航天系统十分复杂,出现问题是常态,也是无法避免的,但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将问题了解清楚,准确定位故障原因,并找出应对之策。因此,除了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之外,还需要掌控各个环节、熟悉整个系统的将帅人才,他们凭着对整个航天任务的了然于心,在出现故障后冷静应对,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科学决策。
阿波罗航天员登陆月球
也有人将阿波罗13号的失败归咎于13这个不吉利的数字,其实高科技行业并不迷信,但航天系统的高度复杂性,使每次任务都具有高度风险性,的确增加了故障预测的难度。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超过2万家公司、120个研究所、200多所大学、30万人参与,各类元器件达300多万个,整个系统极其庞大、复杂而要求又极为精密。其中每个环节或元器件都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即使其中每一项的可靠系数为99%,只需将12项工作叠加在一起,可靠性系数就快速下降到不足90%。
执行太空探索任务的航天员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坚韧的心理品质,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阿波罗13号任务施救过程中,登月舱驾驶员海斯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斯其实是被临时调遣,替换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的另一位航天员。虽然是首次执行太空任务,但他在格鲁曼公司待了两年多的时间,全程参与了登月舱的研制和生产,对登月舱的导线走向、电缆布置、相互间的关系和性能十分清楚。只有非常熟悉自己所驾驶的飞行器,才能在出现故障的时候灵活变通,沉着应对。
因此,未来登陆月球和火星考察的航天员,除了具有强健体魄和坚强的心理素质之外,应该具备地质学、生命科学乃至物理、天文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对将要探索的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它的地质和环境特征有深刻理解。
毫无疑问,今天的航天成就建立在过去不断失败的基础上。如果阿波罗13号成功登月的话,只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实现登月,也许要平淡的多。但一次充满希望的登月之旅却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绝命大逃生。这其中暴露的管理问题,成功应对的经验教训,对之后的航天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教训和经验固化成为“航天铁律”,有效避免了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在航天业内专家眼中,阿波罗13号的意义丝毫不亚于甚至胜于成功登月。
太空探索既是充满挑战的旅程,也是不断获得惊喜的发现之旅。一代又一代探索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些持续不懈的努力将推动我们登陆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登陆火星并最终实现火星移民。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扩大了人类的认知边界和生存疆域,是人类社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终将走向深空。
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
Email:zyc@nao.cas.c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