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plane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xoplanet

博文

Thunderbird雷鸟多平台下某一平台pop3误删所有服务器端邮件恢...

已有 4783 次阅读 2018-3-20 15: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Thunderbird多平台下某一平台由于采用pop3后误删所有服务器端邮件恢复方式

所遇问题描述:

前提:

本人用了好久的雷鸟作为邮件管理软件,比较方便,尤其是快速搜索quick filter功能,搜索起邮件来得心应手,且多个不同电脑不同系统和邮箱服务器之间都可以快速同步所有邮件。

1、之前在笔记本的windows系统下打开雷鸟,估计是不小心误按了快捷键,导致雷鸟关联的两个邮箱全部消失了,无奈由于着急查同步邮件,有重新建立账户链接了单位的邮箱,其中没有太注意,直接选了默认推荐的pop3协议的一系列配置。

2、几天后有闲暇时,在linux工作再切换后windows打开雷鸟时,发现linux下已经读过的多封邮件,windows下雷鸟又给标记成了未读,这不是坑吗,又看到了用了6年的笔记本空间稀少磁盘变红,便查看了一下雷鸟的邮件下载路径,发现雷鸟在C:\Users\think\AppData\Roaming\Thunderbird目录下面的文件特别大,其中除了新建邮箱下载下来的所有邮件的一个大文件外,貌似还有之前配置的邮箱的文件留存,好几个G的大小,由于查了一下没有找到直接恢复的方法,偷懒觉得反正邮箱服务器上都有所有的邮件,不如省事一些,把上面雷鸟卸载,上面目录内容全部清空,再重装雷鸟绑定邮箱,重新下一遍到我的本地电脑比较easy,既不会丢邮件,还能给我电脑腾出来几个G的空间,何乐而不为。

3、于是乎就一通卸载删除。然后重新安装雷鸟后添加我的单位邮箱,请教了一下隔壁计算机高手,建议我用IMAP而不是POP3协议,因为POP3会在把服务器邮件下载到本底后,就删除服务器上邮件的奇葩设定,这样会有源头邮件丢失的风险。于是乎就在高人指导下参考院里邮件IMAP协议填写配置了一下。随后便满心欢喜的看着雷鸟一封封同步我邮件,竟惊奇的发现,我的发件箱邮件只剩下那十几封未读邮件了,其他的全没了。再直接网页登录邮箱,真的都没了。。。

4、经过询问,推测可能是因为在linux下的雷鸟是IMAP模式,而windows下是POP3,然后由于我windows下应该是有一段时间没登录,加之我在雷鸟删除了邮箱的关联,同时卸载并清空了一切缓存,而很可能pop3协议之前,或者是我后续这些操作,导致了邮箱服务器上的邮件被删除。我觉得POP3的锅大一些,不过也怪自己钻研不精。

老多重要邮件,可不能说没就没啊,先搜索了一圈自己找回的方法,没找到,本来想问院邮件管理的负责部门,后来想也许雷鸟的锅人家也不背,转念又一想,不是还有备份吗?哪里的备份?当然是笔记本linux下还有台式机linux下啦,高人指点道,你只要雷鸟不联网,那些原本下载到本地的邮件就还在。也就是说我最起码还有两处备份,台式机不清楚,最起码笔记本的linux雷鸟里的邮件应该是都有的。

解决方案,

查询发现雷鸟跟他们同一公司的火狐一样,也会提供一些插件,可以进行邮件批量导入导出。

但问题是,不联网就没法下,联网了还没等下,估计本地的邮件跟服务器一链接,发现服务器上都没了,本底也就一并对应着删掉了。那可不行。

所以我就先在台式机进linux,拔了网线开雷鸟看看怎么解决。

通过摸索,可以把所有还健在的本地邮件都另存到电脑上,eml格式,再在雷鸟别的目录新建文件夹,导入这些文件即可,这里面的问题是由于文件数目过多,导入的时候如果全选导入,发现有一些文件没能导入成功,估计缓存不够或者啥问题。就需要分批导入或者对应核对一遍。还有其实鼠标右键点击会看到可以直接copy邮件到其他目录,不需要另存eml到电脑,但是发现这样大批量做的时候总是会丢文件。批处理还是需要插件。

当把一千多封邮件都另存并且导入到雷鸟的另外文件夹后,我就敢放心大胆的联网了。

联网后,安装ImportExportTools插件,然后就批量把之前另存的eml整个都导入了,连雷鸟我额外备份的文件夹都省了。发现网络服务器的邮箱已经回来了,虽然接收时间不大对(均为刚导入的时间),但是雷鸟里面的时间都是对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6416-1104856.html

上一篇:解决IRAF下用display在ds9下打开图像尺寸问题
收藏 IP: 159.226.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