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两翼狭长的长翼蝠 精选

已有 19183 次阅读 2023-5-15 13:21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长翼蝠科是从蝙蝠科中独立出来的新科,仅有长翼蝠属(Miniopterus)一个属,这个属的蝙蝠在形态上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它们又窄又长的两翼。以欧洲最常见的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为例,这种体型中等大小的蝙蝠,体长5-6厘米,翅展可达30厘米以上。但从解剖学上来看,前臂长度小于5厘米,并不突出,两翼狭长的真实原因是源于最长的第二根手指大约是第一根手指的三倍长,因此长翼蝠的英文名是Long-winged BatLong-fingered bat。长翼蝠在形态上的另一个体色,就是当它们用后脚悬挂时,第三根手指的延长末端会折叠回翅膀上,所以也常被称为折翼蝠(Bent-wing bat)。

    斯洛文尼亚 2014,小型张边纸展示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在欧洲及北非的分布

    长翼蝠狭长的两翼,与其飞行速度和捕食行为间是密切相关的。翼展比是蝙蝠生态形态结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具有高翼展比的蝙蝠具有狭长的翼, 可以使蝙蝠更有效地利用空气动力, 从而在飞行中损失更少的能量,具有高效的飞行能力,适合在植被上空快速的飞行捕食。而翼载为体重与翼面之积的比值,也是蝙蝠生态形态结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这个参数与飞行速度呈正相关,而与飞行的灵活性呈负相关,适合在相对空旷的环境中捕食。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也反映在长翼蝠的食物结构上,长翼蝠主要捕食体型较大的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而对环境中数量较多但体型较小的双翅目昆虫(如蚊子)及膜翅目(如小型蜂类)则捕食较少。

    普通长翼蝠回声定位频率的高低也是与其捕食行为相一致的。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猎物越小;频率越低,猎物越大。同时从频率的高低‚也可以看出捕食环境的复杂性,蝙蝠在相对开阔的空间进行长距离飞行或捕食时,使用的回声定位叫声频率较低, 而在复杂环境中进行飞行或捕食时使用的回声定位频率较高。普通长翼蝠在飞行状态下的主频相对较低(45~100 kHz), 也反映出其捕食环境为10-20米高的相对开阔的空间, 同时倾向于捕食体型较大的猎物。

    为了适应高速飞行的需求,长翼蝠的血液及能量代谢系统也产生了适应性改变。长翼蝠的红细胞计数要比猴属和人类高得多,这可能与蝙蝠的飞翔生活需有较多的氧有关;乳酸的糖酵解速率及酶活性也比一般蝙蝠高得多。

    大多数长翼蝠的体色为灰褐色至黑褐色,体毛短而呈丝绒状,仅从外观上很难将各地的长翼蝠予以区分,必须借助解剖学以及分子系统分类学才能将这些隐形物种的复合体(Cryptic species complexes)彻底分开。随着研究的深入,仅仅在普通长翼蝠复合体中就分离出多个新物种,除了原有的普通长翼蝠之外,还划分出亚洲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onsus)、苍白长翼蝠(Miniopterus pallidus)、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澳大利亚长翼蝠(Miniopterus oceanensis)以及南长翼蝠 (Miniopterus pusillus)等多个物种,同时部分物种还发现有数量不等的亚种。

    随着长翼蝠属的不断细分以及新物种的陆续发现,长翼蝠在不同地区呈现出的不同的生存状态也逐渐显现出来。长翼蝠是一种洞栖型蝙蝠,繁殖时期会迁移上百公里至某个特定的洞穴,而且繁殖期间对干扰特别敏感,如果受到人类工人或游客的干扰,可能会在当地灭绝。普通长翼蝠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但在西欧的普通长翼蝠已经濒临灭绝,曾经拥有数千只蝙蝠的群落已经消失不见。从目前来看,保护现有的洞穴栖息地免于干扰,对这些洞栖型蝙蝠来说是迫在眉睫的最起码的举措。近年来,长翼蝠携带病毒的多样性也得到了证实,包括冠状病毒、狂犬病毒、丝状病毒等在内的多种人畜共患病毒不断被发现,保持与这些野生动物的距离,也是保护我们人类免于下一轮烈性传染病的最可靠的手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388084.html

上一篇:拇指和脚踝长有吸盘的新热带盘翼蝠
下一篇:颜色惨白的澳洲幽灵蝙蝠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10 杨正瓴 宁利中 尤明庆 郑永军 陆仲绩 朱晓刚 孙颉 张晓良 许培扬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