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菟丝缠绵

已有 5398 次阅读 2018-10-12 12:12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金灯藤, 菟丝子, 菟丝, 采唐, 诗经

初秋的山野中,多了一丝凉气,但是草木尚未凋零,也有不少野花开得正好。常见的如白头婆、翅果菊、马兰、湖北银莲花等草花之外,一种藤本的白色小野花也很好看。

这种花远看的时候,还以为是同样开着小白花的鸡矢藤,和鸡矢藤一样,也铺满了它们所攀附的整个植株;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这种植物本身是没有叶子的,钟状花冠也比鸡矢藤的筒状花小很多,看起来更加的柔弱,藤茎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紫红色的瘤状斑点。本地类似的植物不多,倒是很容易认出来是金灯藤,也叫日本菟丝子。

 

金灯藤是旋花科菟丝子亚科菟丝子属的植物,虽然拉丁名直译过来叫做日本菟丝子,中国却也是其原产地之一。菟丝子属及其近似种植物中国有8种,古时常常将其统称为菟丝子,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

我国古人对菟丝子认识颇早,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明确的科学记述,言其“生朝鲜山泽田野”,这与其现今东亚的分布是一致的。《本经》还根据菟丝子结子的大小将其分为赤纲和菟累,其中菟累为大粒菟丝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金灯藤。

但菟丝见诸于典籍还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爱情诗,名为《鄘风•桑中》,诗中写道:“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这里面的“唐”,据考证指的就是菟丝,古时菟丝有多个别名,“唐蒙”就是其中之一,此处的“唐”可能就是来自于“唐蒙”。在古人看来,菟丝天生柔弱细嫩,又和寄主植物缠绕同心而相伴生长,无疑是女人与爱情缠绵的绝好象征。这种文化意象在汉代和唐宋诗词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古诗十九首》中有“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之句,李白的《古意》中“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则进一步明确指出菟丝象征着女人和爱情这种文化意象,唐代杜甫、王建、元稹及后世的朱熹等著名诗人也都写有与菟丝这种文化意象有关的诗句,只是在有些版本中,菟丝是以兔丝之名出现的。菟丝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因为菟丝子浸泡煮沸后,种皮破裂会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如同吐丝一般,故名“菟丝”。但“兔丝”之名在汉代以前使用的更多,如《史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均有提及,只是当时兔丝所指也有可能是茯苓在地表的菌丝,葛洪的《抱朴子》说,兔丝出生的根像兔子,所以得名“兔丝”;另外也有民间传说是因为兔丝治好了兔子的腰伤而得名。至于兔丝在后世如何演化并与菟丝混而为一则不得而知,梁朝以后的兔丝所指已经皆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植物菟丝了。

网络图片

菟丝攀附寄生的特性,在生物学上却赋予它许多可怕的绰号:“魔王的丝线”、“致命绞索”、 “植物吸血鬼”等等。菟丝的茎看似柔软细嫩,却生长迅速,而且茎上长有一种特殊的吸器,可以打开寄主植物的茎干,从寄主植物的维管束中汲取营养物质,因此寄主植物常常会逐渐枯萎而被绞杀。从基因组的水平来看,菟丝子亚科丢失了对于寄生生活不需要的根吸收及光合代谢途径等上千个基因。所以在菟丝过度繁殖的林区,还是需要适当控制一下菟丝这个温柔的杀手的。菟丝花在西方的花语为战胜困难,看来也是和菟丝绞杀寄主这一生物学特性有关。但是菟丝的寄生是有选择性的,据调查菟丝偏爱豆科等植物,而对鱼腥草则会避而远之,菟丝通常还是不会造成林业灾害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菟丝子是被列为上品的药物,可以起到补益强壮的功效,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很少;此外,《神农本草经》指出菟丝子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功效:“去面皯”,所谓面皯,指的是人面色枯焦黝黑,不知道古人采唐,是否也是为了送给心爱的女子用于美白呢?这倒是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现代生物学对菟丝研究也开展得比较多,菟丝子的一些生理作用如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实验证实,以生殖调节机理为例,研究表明菟丝子可以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垂体菟丝子种皮坚硬,活性成分提取不易,《神农本草经》说菟丝子“得酒良”,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技术路线。确实,采用乙醇提取法可以较好地保留菟丝子中黄酮等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最近的一些文献也证明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人疱疹病毒,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菟丝子“得酒良”,这倒是和古籍记载青蒿素“绞汁服”颇有相通之处,都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140430.html

上一篇:条纹小斑蛾(乌蔹莓鹿蛾)
下一篇:天线宝宝:天蛾幼虫 一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9 杨正瓴 张珑 宁利中 朱晓刚 王从彦 戎可 李学宽 陈小润 李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