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考博,提前联系导师,是个值得提倡的惯例! 精选

已有 21767 次阅读 2013-3-27 21:21 |个人分类:师生之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博士生, 提前联系导师, 惯例

关于报考研究生的话题,我似乎已经写了很多了,其中不乏有讨论一些所谓技巧方面的内容,但其实这所谓的技巧,只不过是一些注意事项而已。光明日报日前发表的“考博复试,如何保持学术纯洁?一文,我理解是从批评的角度,在评论“考博圈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联系导师”。对于这样的态度,我不得不凑个热闹,破例一天发两篇博文,来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先表明我的观点:提前联系导师,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国际惯例。所以,这次我将文章的题目说得更明白一些,并认为这应该成为考博的必修课。


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我自己最早发的博文"从研究生导师角度看如何备考"就特别强调了这个内容,并推荐了一些具体的联系措施和技巧:与导师进行沟通,要注意保持同导师的沟通频率,太高容易让他烦,因为他也很忙,不可能整天忙你的事,不能让他把你的事当作是负担或者敷衍。频率太低,他会印象不深。一般来说,只要你同导师通过两三封信,他一般是不会忘记你的。每个月写一封长信,汇报自己的复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文中,我还列举了一个成功和一个失败的例子,加于说明这个问题。


另外,我还将大多数人一生中可能会经历的找导师、找工作与找对象并称为人生的三次“婚姻”,完成一篇博文“人的一生中需经历的三次“婚姻””:找导师也一样,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最终能走到一起“配对”成功的,一般来说也是条件相当的,也没有谁亏欠谁的。达不到入学条件的学生,已经被淘汰;有能力的学生,可选择自己觉得更合适的导师。


上面提到的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中,将“提前联系”导师简单类比为人情关系,甚至提出问题“原本严肃的考博复试为何会掺杂这欲说还休的人情关系?”我就不明白了,就提前咨询或者与导师沟通一下,怎么就不严肃了,就变成了人情关系了?没有联系导师导致自己的失利,是考生自己的错,怎么就推到那些有心与导师联系的考生的错?至于文中列举了一些例子,什么提前联系的人就被导师“心有所属”了,“只要他的成绩一过线,名额就是他的,甚至考试前导师还给他单独复习过考博题型。我们都是陪榜的。”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是故意想妖魔化大多提前联系行为的话,那么就是无意中的以偏概全! 后面所说的单独复习考博题型,这是另外一种违规问题,与“提前联系”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师生的利益是相辅相存的,我不相信一个导师愿意放弃一名优秀的学生,而宁愿招一个可能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的学生。


再回到我前面所类比的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婚姻”关系。要确立这个婚姻之前,总是先要谈谈恋爱的,合适才结婚,不合适就分手,这很正常。提前联系加强彼此的沟通不就是“结婚”前的“恋爱”吗?只是还没有领回家让亲朋好友看看,听听大家的意见而已。而面试不就是在完成这个过程吗?如果“恋爱”后,双方觉得合适,准备“结婚登记”,突然出来一个冒失鬼说,你们不能结婚,我一直暗恋你,观察你多时了,只是没有告诉你,这样很不公平。是不是很滑稽?


国外要读学位,也是必须先联系导师的,否则也是没有名额的。在中国,目前博士生指标资源紧张,每个导师每年能分配到的名额只有一个或者更少。如果导师已经有其他满意的候选人了,而考生没有联系,盲目报考而导致无法录取,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一般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导师是会告诉你他没有指标了,让你尽快联系其他导师,甚至有时候会推荐你与其他的老师认识。不管从考生角度,还是导师角度,提前联系导师至少都是在帮助考生减少盲目性,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另外,科学研究也是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的,不管是申请赞助,还是发表论文,都要与学术圈的各种人打交道。对大多数学科来说,天天把自己宅在房子内是很难做出好的研究工作的。与导师的沟通联系,就是一种重要的训练过程。在沟通中,也能让老师和学生尽快找到共同的兴趣,这是有百利而无害的。


我不知道其他学校的情况。从我身边的情况来说,我们学校生命学院博士生入学考试只考一门课,那就是英语。专业课是面试的,似乎面试非常重要,但其实20多分钟,能考核出什么呢?而一门课的考试也很难取决定性作用(大致只做参考的),所以提前联系导师显得更有必要。反正我是从来不相信通过20多分钟的时间能区分出考生的质量好坏的。我一般是要求与我联系过的考生提前一天到校,我会请Ta吃个饭,如果有时间,我会安排他们与我其他的学生相处一天,让他们尽情交流。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考生可以更了解我们的学生在作什么,另一方面同龄人的看法有时候可能更正确,所以我会听我自己的学生对考生的看法。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74549.html

上一篇:黄浦江万头死猪,终于有了一个靠谱的说法
下一篇:走向绿色互联网(Toward a Green Internet)
收藏 IP: 222.66.115.*| 热度|

40 吕喆 陈飞 罗春元 徐大彬 刘兵兵 李宇斌 化振红 杨民力 赵美娣 蔡庆华 徐耀 庄世宇 唐凌峰 张乾兵 吴明火 于培师 王芳 赵凤光 王枫 赵广 滕立 陈沐 戴小华 郭向云 文双春 马红孺 胡瑞祥 陈筝 刘洪 彭真明 杨洪强 罗良涛 林涛 苏光松 罗帆 杨连新 冯小平 杨艳明 zhouguanghui myh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