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研究生招生面试,考生不需要技巧 精选

已有 15941 次阅读 2012-3-22 12:39 |个人分类:师生之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面试

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比往年要晚,我们专业的面试时间也都快到三月底了。陆陆续续收到一些考生的邮件,询问面试需要如何做准备?我一般是这样回复的:
 
关于面试,不用太纠结。面试的时候,是许多老师针对一个学生提问,问题非常杂,几乎没有什么规律,许多问题视临场的情形决定。也就是说,这一切其实你都无法确定如何做得最好,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也没有办法准备。作为面试,我希望你能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让老师能真正认识你是什么样的人。伪装对招工面试来说也许是个技巧,但对研究生面试来说其实是非常失败的,所以请注意二者的区别。我们的候选人并非那么多,淘汰率也不高,请不要太紧张,我相信你不是最差的那几个。如果真的是最差的那几个,其实读研究生对你来说可能是个灾难,还不如不读。”
 
这封回信虽然简单,但还是得到了学生正面的响应。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稍微展开一下。
 
确立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的组合,最佳方式是通过双向选择。很明显,目前正是这样一种方式。在报考之时,学生就已经对导师做了挑选,面试的时候是导师挑选学生的时候了。挑选导师的时候,老师的信息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更容易获取,学生在报考的时候,已经最大范围地涉猎了报考导师的情况。面试,其实是导师了解学生的一个过程。由于时间短,一般我们采用了多个老师面试一个学生的方式,这样可在最短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来评判学生。理论上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自己一般不太相信这种方式的结果,毕竟时间太短,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和发挥的余地。所以,我都会要求在面试前学生先与我进行更长时间的单独交流,然后再根据面试的情况确定最后的人选。
 
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是一种配对组合,并不是两个好人走到一起就是最好的组合,只有最合适的人走到一起才是最佳组合,这有点类似于婚姻组合,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有时候,导师没有看上某个学生,也许并不是那个学生不够优秀,而是导师觉得不合适。如果硬拉扯在一起,可能未来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至少,我在面试中不是以成绩是否优秀作为主要考察目的的,优秀与否,考研的成绩已经说明了问题。所以,我希望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将自己性格的优点与缺点都尽量表现出来,不需要特别掩饰,也不要去琢磨那些面试技巧。过多采用面试技巧,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导师的反感。科学研究需要求实,因此面试中的表现其实已经可以部分看出这方面的一些潜力。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择业面试需要如实回答的情形。如果在研究生招生面试中被问到,你在以后的研究中如果碰到一个问题看似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结果,你是会继续钻研直到成功为止,还是放弃转而研究其他的问题?简单地说,也许会问:你喜欢坚持吗?也许,大家都觉得回答喜欢挑战继续钻研更好一些。其实,这只是一个性格的考察,并无完全对错之分,任何做法都好坏参半,导师也许只是考察你可能是什么样的人,正在考虑以后安排什么样的工作对你来说更合适。对于喜欢坚持的学生也许可考虑一些挑战性的工作,而对于宁愿放弃的人可能担当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更合适一些。所以,类似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如实回答,掩饰有可能导致导师的误判而给你安排了一个不合适于你的工作,最后受害的是学生自己。
 
有学生担心,自己的性格和做事的方式有些弱点,如实回答可能会引起老师反感而不被录取。这里我想说的是,研究生是否被录取并不是检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未被录取,只能说明在大多数老师眼里,你并不适合走这条路。老师们见得多了,不适合读研学生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老师们的评判应该是值得相信的。学生在这方面显然是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入学后才发现自己不合适走这条路,但又不甘心放弃,结果弄得师生都挺痛苦,还白白浪费了3-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如果不适合走读研这条路,晚放弃不如早放弃。早放弃,只是痛苦一时,很快就会有新的道路来迎接你;晚放弃,要痛苦至少三年,甚至痛苦一世。
 
果对本文的观点有兴趣,请顺便阅读本文的姊妹篇《如果你没有读研,那么你就真的没有读研 》:
......读研究生,有研究生学位并非高人一等,只是代表不同的兴趣取向而已,只是说明有一拨人未来愿意从事科研教学方面的工作,就像有人喜欢iPhone一样......研读研就是一种人生经历,是某个时期的一种状态。如果你没有读研,那么你就真的没有读研,如此而已。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550516.html

上一篇:睡眠可保护记忆,失眠时思维很清晰
下一篇:如果你没有读研,那么你就真的没有读研
收藏 IP: 58.246.164.*| 热度|

26 曹聪 谢鑫 许培扬 罗晓敏 姚向峰 吕喆 黄富强 马臻 余国志 张永华 马陶武 吴锦宇 吕劲松 陈志刚 王华民 马军 李宇斌 苏德辰 王加升 汪梦雅 Coo qinmingyan neilchau happyspoon lftkf flyingfishgu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6 1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