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收电子邮件,总有那么几条,是关于会议通知的,而且格式大多一样,会议主办方全部是国家有名的部门,不胜其烦!记得第一次收到的时候,还着实激动了一番,咦?原来我自己这么有名气,这么重要呀,如此重要的会议居然邀请我参加呢?看看上面特邀的会议嘉宾,许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人(根据他们的职务和职位判断的)都在上面,嗯,能亲耳听到他们的教诲应该是终身受益的,我当时的确是这样想的。再往后看,还有会后考察,是一直很盼望去但一直也没有机会去的旅游胜地耶。再往后看,天呀,会务费好几千,而且还不包括住宿费和交通费。算了,我没什么课题,出不起这个钱,还是别去了。没过几天,我又收到了内容几乎一致,但会议内容不同的邮件,价格没有什么变化。再之后,听到同事们的议论,收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了。现在只要瞟一眼,就毫不手软地归到垃圾邮件中;学校服务器也有了新的过滤机制,大多这样的邮件也不会再骚扰了。
“叮叮叮......”电话响了。
“您是赵老师吗?我前不久给您发的邮件收到了吗?”传来对方亲切的声音。
“什么邮件?”我不知道对方是谁。
“我们是XX会务组,邀请您参加XX会议,会议在XX召开,我们还邀请到XX......”对方的语速很快,看来同样的话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
“哦,对不起,我没有兴趣!”等不到对方说完,我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同样的电话又打来了,似乎换了一个人,我非常生气地再次拒绝。类似的电话一连数日会收到,看来垃圾邮件被拦截了,电话却难于判别是否为垃圾电话,拦截不了。我很郁闷。
“叮叮叮......”电话响了。
“您是赵老师吗?”
嗯,这次没有说邮件的事儿,看来是真有事儿的。“嗯,我是,你是哪里?”。
“我是《XX报》报社的记者,我们非常敬佩您的科研成果,想在近期介绍您的科研历程和优秀事迹。”对方答道。
“哦,是吗?”我再次激动起来,不过经过长期与垃圾邮件和垃圾电话作斗争,我也不是那么容易上钩的,“那么,你知道我是研究什么的吗?”。
“......”对方一下子语塞,肯定没有来得及看我的简历,或者根本就没有,不过,对方也不可小瞧,迅速转变话题,“是这样的,赵老师,我们的报纸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读者群很广,影响力很大,经过我们的报道,对于您评职称和评奖,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那好呀,需要我提供什么?”是呀,人家说得有道理,也没有什么坏处,只要不瞎吹就行。
“您需要先提供一篇报道的材料,然后我们对您进行一次电话采访,......”对方显然轻松起来,如数家珍地介绍他们的程序。
“这就可以了吗?”我有点不放心,怎么会如此厚道。
“不过,我将根据版面大小,收取您7000到20000不等的版面费,请您配合,您课题多,也不在乎这些钱的,......”对方说起这个来,有点儿心虚了。
“打住,这样的报道,还是免了吧!”我挂断电话,自己郁闷了半天。
后来,得到一位长者的提示,我再接到这样的电话,完全有对付他们的办法了,反正电话已经接了,话费也扣了,闲着也是闲着,何不逗他们玩玩?
“叮叮叮......”接到了一会议电话。不等对方介绍完,我马上插到:“好的,我看看我的档期,等等啊!”我让电话空一会儿,“没有问题,那麻烦你们给我订一张从上海到XX的往返机票吧,订完后,发短信告诉我。另外,讲课费多少呀?少了我不去的,我很忙的!”
“不是,您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们的会议是......”对方有点慌了,绝对没有想到我这么说的。
“那就不好办了,我从来参加会议都是别人帮忙买机票的,然后还有讲课费”。
“哦,这样呀,那就算了吧”对方主动挂了电话。
这时候,郁闷的可能是对方了,我一阵猛笑。
“叮叮叮......”接到了一有偿报道电话。不等对方介绍完,我马上插到:“好的,没有问题,这是好事儿。那么请问,我提供材料,稿费如何算呢?低了我就不写了,我时间很宝贵的!”
“不是这样的,赵老师,我们是有偿报道的,是需要您提供赞助的。”对方显然也是慌乱中说出实话了。
“哦,那就不好办了,我从来给报纸写文章都是拿稿费的。”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要回答的话。
对方挂了电话。
让你郁闷去吧,我又一阵猛笑。
将骚扰变成一种幽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调节一下,我花了电话费,也得到了享受,咱们扯平了。
图片来自网上,仅供欣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518867.html
上一篇:
碳排放权有可能成为一项基本人权吗?下一篇:
关于热点、推荐、精华等博文认定和管理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