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卦 醉 话: 静 闻 蛙 歌 喜 观 蛇 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丕鹏 云游天下觅蛇迹 风雨烟云听蛙鸣

博文

秦岭地区的隆肛蛙的生物学

已有 5158 次阅读 2008-6-13 13:4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说明:这个小文是我第一次为所照的蛙学写科普,完成于1992年,发表在《野生动物》1992年第5期第34页,照片在插页。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现在看来,这篇小文在隆肛蛙的分类方面已经过时了,因为其分类地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据费梁先生等《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2005年),隆肛蛙归隶隆肛蛙属(Feirana Dubois, 1992)。

感谢学生从PDF抄录下来,并扫描了照片,现转发如下。

……………………………………………

秦岭山区千米以上海拔的河流和水坑中,常可见到一种体形较大的蛙。其体形壮大,瞳孔略方形,趾端球状和趾间满蹼等特点与棘胸蛙类极相似。这种蛙就是由我国著名两栖动物学家刘承钊等于1960年鉴定发表的新种——隆肛蛙(Rana quadranus)。其名源于雄性个体肛部周围皮肤膨胀呈方形囊状泡隆起这一性征。此蛙属无尾目蛙科蛙属棘蛙群。

隆肛蛙体大而扁平,体长78mm,最长可达93mm;体重60g,最大可达75g,远大于秦岭低山区分布的黑斑蛙,但较巫山地区的隆肛蛙小。体背呈橄榄色而略带黄色,体侧棕黄色并有黑色云斑。颌缘及四肢有清晰的黑色横纹,四肢和腹面为鲜黄色。约有510%的个体头背中央脊部有一条黄色纵带,由吻端直达肛部,为色斑之变异。因生活环境不同,背部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不规则的深褐、深绿色斑纹。头宽略大于头长,由于腿后端枕部皮肤下陷呈横沟而使头呈三角形,眼大而鼓起,无外声囊。皮肤较粗糙,除吻、头顶及背中部较光滑外,头侧、横沟后和背后端及体侧遍布疣粒或小白刺。肛部隆起皮肤在雄性较光滑,有微小突起,在雌性部分标本具小疣粒。前肢适中而后肢长而粗壮。一般雌性个体较大而肥,雄性略瘦小。

解剖观察表明:隆起蛙肛部皮下有一较小的淋巴囊,其和体部皮下大淋巴囊间一下组织小梁象分隔,这就是其肛部隆起的结构基础,其它一些无尾类(如黑斑蛙)则缺乏这种淋巴囊。秦岭山区的隆肛蛙和巫山地区的不同,在生活时一般肛部隆起不明显:而活体经固定后雌雄个体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甚至有些雌性的隆起较雄性更显著,囊内充满透明得液体。组织切片研究表明雌雄蛙肛部的皮肤腺分布有差异,雄性含有许多大粘液腺,这说明隆起具有性差,可能与生殖有关。

成体栖息于河流、水沟和积水坑,也见于河边山林中,白天多伏于较大石块下或池边洞中,极少外出活动,傍晚和黎明为其活动高峰期,爬于石块上或水坑旁、惊动后迅速跳入水中。嗜食蚊、大蚂蚁、叩头虫和芜菁等,从胃中剖检出小昆虫等动物达20余种,有益系数为81%。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为其冬眠期,主要静卧于河流水中较大石块下,4月初开始活动并准备产卵繁殖。其卵相粘在一起呈团块状,卵径约2.53mm,卵胶囊透明、较坚韧,粘附于水流缓慢处较大石块下面。7月份即可见到孵化出的小蝌蚪。

蝌蚪体形大而肥硕,但较巫山地区的小。体长可达26.5 mm,尾长55mm。头窄而体宽,尾肌非常发达。口宽而唇乳突多,口角两侧的副乳突很多。口呈喇叭状,口唇略向内收呈吸盘状,可吸附于石块上。唇齿变化幅度较大,以Ⅱ,66/Ⅰ:11和Ⅱ:17/Ⅱ:11所占比例最大。变态早期的蝌蚪颜色神黑,略带小绿点:愈到晚期,体色愈浅,呈土灰色或浅绿色,尾部颜色更浅。个别蝌蚪头背脊处有一条浅黄色细带,延伸至尾基部。其长大后,即为具黄色脊带的隆肛蛙。

蝌蚪主要生活于静水区和流动很缓的水域,常以口部吸附于石块上。石块附近的蝌蚪,白天常伏于石下,黄昏后外出游荡。翻开石头,即迅速游向另一石下,不易捕捉。每年59月,均可在同一水域见到处于不同变态期得蝌蚪。由于海拔较高,气温和水温较低,结合饲养观察,推测其一般需23年、以蝌蚪形式越冬,然后发育成小蛙。

隆肛蛙体形硕大、产肉率高、肉味鲜美,今年来有大量捕杀现象发生。虽然其生活于河流中,但也是消灭害虫,保护农田的益虫,应注意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

嬉笑怒骂皆文章,嘻嘻哈哈闹博文,真真切切看自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924-28916.html

上一篇:犹如出嫁女儿
下一篇:对我国两栖动物保护的思考(一) (欢迎批评指正和建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