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发表于《大自然》2007年第二期第18-19页
作者:李丕鹏 赵蕙
近年来,中美两国学者通过对我国一种特有蛙的研究发现,这种蛙能用超声波进行通讯交流,这一现象在非哺乳动物中是非常罕见的。对该蛙的研究论文于2006 年4 月一经国际著名杂志《自然》发表,立即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
这是一种怎样的蛙呢,它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性?
1976 年,我国动物学家赵尔宓和吴贯夫教授在黄山桃花溪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蛙。回到研究所以后,两位学者查阅了大量蛙类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其是两栖动物中的新种,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将其命名为凹耳蛙(Rana tormotus)。此后,我国学者推测其蝌蚪和湍蛙的相似(湍蛙蝌蚪口后有一个很特别的腹吸盘)而更名为凹耳湍蛙(Amolops tormotus)。尽管这一更名为研究该蛙的超声所采用,但为了从生物学特性和系统进化等方面深入了解该蛙的特点,尤其是其特殊的超声鸣叫特性在蛙类进化中的意义,2006 年,笔者之一的李丕鹏以及陆宇燕和吕顺清通过对其蝌蚪以及蛙的骨骼等研究发现,这种蛙的蝌蚪根本没有湍蛙类所特有的腹吸盘,而且骨骼与臭蛙等比较相似,而与湍蛙区别较大。鉴于其特殊的形态特征和耳道结构及超声特点,将其建立了新属(Wurana),重新确定了该蛙的归属问题。为了表达对
顾名思义,凹耳吴蛙与众不同的最大特点是鼓膜凹陷,尤其是雄蛙的凹陷呈浅洞状,形似“ 外耳道”。如果我们将雄蛙吻端对着光亮处,可以清晰地看到透亮的外耳道和凹陷的鼓膜。到目前为止,除了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一种凹耳湍蛙(Amolops cavitympanum)有着类似的特点外,其他蛙类均未发现有此特殊之处。大多数蛙类仅在眼后有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骨质膜紧贴着皮肤,有些种类可能很不明显或者略有凹陷,但都不形成凹耳吴蛙那样的“ 外耳道”。
凹耳吴蛙是一种体色娇艳的小型蛙类。雄蛙体长3~4 厘米,雌蛙较大;背部土黄色或绿黄色,杂以黑褐色斑,两侧有着窄细的背侧褶,其下有断断续续的黑色纹线,四肢也有黑色细横纹;自吻端起有黑色条带经眼睛直达颞部,与背侧褶处的黑色纹线相连,犹如少女的长辫,鼓膜凹陷形成的外耳道亦隐于其中。眼上部和上唇缘金黄色的条纹恰似锦上添花,使凹耳吴蛙显得更加美丽。
凹耳吴蛙活动比较隐秘,白天隐藏于小溪边的小洞或石块下。晚间继同域分布的湍蛙、大绿蛙、花臭蛙等鸣叫1~2 个小时后,雄性凹耳吴蛙才怯生生吟唱。雄性凹耳吴蛙有一对咽侧外声囊,随着其鸣叫,咽部两侧鼓起两个犹如气球般的大声囊,在吱??吱??的鸣叫声伴奏下不断地一鼓一瘪,稍有惊动,即嘎然而止。雌蛙更是羞羞答答,常常藏匿起来,即使是半夜三更也难寻觅其踪迹。因此至今研究者见到的雄蛙多,而雌蛙则很少,这也为其生活习性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多年来,虽然中美两国学者对凹耳吴蛙的发声进行了研究,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和蝙蝠等动物一样,也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
这种声波特性在生存竞争和召唤异性中有多大作用,也有待从进化的角度深入探讨。毋庸置疑,我们很容易理解凹耳吴蛙的超声鸣叫是对溪流生活的一种适应,但同时也提醒我们,生活在溪流里的其它蛙类,尤其是鼓膜略有凹陷的种类是否也有这一特性?因为有些在溪流等环境中生活的蛙类有着和雌性凹耳吴蛙相似的鼓膜特征。
凹耳吴蛙不仅形态特别、行踪诡秘,而且分布也很特殊。截止现在仅发现于模式产地安徽黄山和浙江建德林场的几条小溪。从目前来看,它们不仅分布范围狭窄,而且仅仅局限于小溪的一小段流域内。在黄山主要分布于海拔340~710 米的溪流段;而在浙江则主要分布于海拔百米左右的几十米范围内的溪流里。2005 年以来,我们在杭州师范学院
凹耳吴蛙是中国特有种,数量稀少。在考察中我们发现,这种蛙不仅雌性行踪诡秘,芳影难寻,使得我们至今尚未观察到其交配和繁殖行为;其雌雄有别的鼓膜特点也表明其在听觉结构上有着迥异于其它蛙类的特殊性。上述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探索。
注:在这里上传的图片比文章发表时有所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自然,分享快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