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期刊引证报告(JCR)里,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和Nature Energy(同为2016年创刊)一跃成为材料科学综合类期刊的IF头两名,和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形成四大巨头,牢牢占据了材料科学所有期刊的Top4。出于好奇,专门去查了一下这两本新期刊的出版和引用情况。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对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和Nature Energy出版论文的贡献分别排在第2、3位,分别占比32%和15%,而施引论文的贡献竟都排在No.1,分别占比39%和51%,尤其Nature Energy引用的超过半数都是由中国作者贡献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实在让国内的期刊望尘莫及。
图1. 2017年材料科学综合类影响因子前10期刊
那么除了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和Nature Energy,其他材料科学知名期刊的论文和引用里,中国作者的贡献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里列举几本有代表性的期刊,包括位列影响因子第3、4的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IF>10且年发文量在1000篇以上的两种:Advanced Materials (IF 21.950)和ACS Nano (IF 13.709),以及Q1区年发文量最多的材料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 8.097)。数据同样显示,中国作者在这几种期刊里的发文数均位列前5,其中有两本接近半数。而引次贡献的比例相对更高,全部占据No.1并超过期刊总引次的1/3,其中Advanced Materials竟然高达60%(这一数据可能也会令很多材料学者大跌眼镜)。
表1. 中国作者在7种材料科学期刊的发文和施引文献数量统计
在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比重的增长,说明我国材料科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而背后庞大的引用数据则印证了Science China Materials副主编王训老师提出的观点“估计大部分顶级期刊的引用都是中国学者在支撑,有的尽管发表论文占比并不高,但引用肯定贡献很大,这就是现状。国内期刊肯定潜力巨大,但何时能兑现潜力,取决于国内评价标准、国内期刊进取心等诸多因素”。
记得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创刊时,主编李亚栋院士曾经指出,假如中国投往国外知名期刊的论文能有小部分的回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相信中国自己的材料期刊也能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眼下来看,国内材料期刊无论从出版规模还是影响力上,与Nature、ACS、Wiley、RSC等旗下的一众知名期刊相比,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发展仍显缓慢。
在2017年JCR报告列出的285种材料科学综合(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类期刊中,中国期刊数量为14种,排名靠前的Nano Research、Nano-Micro Letters和Science China Materials,影响因子分别为7.994、7.381和4.318,位列第27、29和56。但是这14种期刊的年发文量,除了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17年发文628篇,IF 0.290)和Nano Research(2017年发文363篇)外,其余都在300篇以下。国内期刊影响力不足,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从以上分析的数据里,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事实证明,中国材料科学研究的进步和论文产出的飞速增长已经让不少国际材料期刊受益,而这一“红利”在国内材料期刊中尚未充分体现。在诸多国外老牌大刊和新起之秀的激烈竞争之下,要扭转这一局面,使中国材料期刊获得突破发展,跻身“国际一流期刊”的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关键的一环,必然离不开中国科学家的持续关注和实际行动支持。
是否,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能在中国期刊上体现出相应的贡献之时,才是中国材料期刊的崛起之日?让我们在前进中拭目以待吧。
(注:本文所用数据通过Web of Science和Journal Citaion Reports查询和整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