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gxinyu

博文

广州取消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所思

已有 4415 次阅读 2010-11-15 12:59 |个人分类:心情摇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从11月8日起,广州正式取消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改为发放交通补贴。作为“亚运惠民项目”的十大措施之一,这项自11月1日起推行的广州市民、游客逢工作日免费搭乘地铁、公交、轮渡政策,原定于12月19日,即残运会闭幕当天结束,为何在施行7天之后就结束了呢?
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共交通免费一周来,公交地铁的日客流量高达1754万人次,地铁日客流量更是近800万人次,大大超出运输能力,严重影响地铁正常安检和亚运安保工作,对市民上下班正常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其实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项政策本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好的,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惠,而且政府也需要为此付出很大的财政代价。但是政府却似乎有点心急,显得有点仓促、随意。试问,政府在决定实施此项政策之前有认真研究、听取专家的意见吗?有专家组认真调研并形成可行性意见吗?如果真正考虑到那么多的后果,也许就不会实行了。本来一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的,而不只是头脑一热桌子一拍的事。广州完全可以学习北京,通过财政补贴公共交通,降低票价、提高交通设备和服务水平来惠及百姓。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的收入日益增多,城市生活也日益富足,各种公共服务从物质到理念都逐渐准备到位,免费的也越来越多了。许多博物馆、纪念馆和公园实施免费政策,有些地区甚至都逐渐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的便民措施。可是每次免费,面对现实,人们不免总要感叹僧多粥少,总要抱怨吃相难看,是国民素质跟不上,是服务本身有问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经济学里面有个“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后来“理性经济人”的概念发展超越了经济领域,推广到更为一般化的层面: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
在面对免费的公共服务面前,很多人总是出于利已的心理,即使挤的头破血流也非要去享受免费的过程,真是“不要白不用”,反正又不要钱。其实每个人都有利己的心理,人们总是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去努力。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也得注意自身的素质与礼仪。在国外发达国家实行免费的更多,但是却很少像我国这样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十分疯狂可怕的现象。我国国民素质似乎远远落后,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提高国民的素质。在国民教育中,应该增加公民素质教育这一课,不能让人们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基本的文化素养、文明素质应该普及和强化,起码要让人们知道,免费但不能免‘礼’,不能免去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公交地铁也好,公园博物馆也罢,这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是该真正的免费的,但是需要在国民素质达到一定的高度的基础上的。现在我国各地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来实施,不能盲目效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1118-383950.html

上一篇:康定情歌
下一篇:杂感
收藏 IP: .*| 热度|

6 刘畅 唐常杰 刘晓瑭 曾兆华 杨华磊 孙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0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