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王钦孔与他的酥梨人生

已有 5449 次阅读 2011-4-5 10:08 |个人分类:淮河文化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研究所, 安徽省, 县政府, 第一线, 农艺师

王钦孔(1942.6—),男,中共党员,安徽省砀山县人。高级农艺师。1962年考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196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从事果树科学研究工作。后为建设梨乡砀山,于1972年主动要求调回家乡砀山工作,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砀山梨集中产区良梨乡从事梨的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将自己所掌握的园艺科技知识投身于实践,用科研成果推动砀山果树产业尤其是梨产业经济的发展。

1982年至2002年,先后被选任为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行政领导,2002年至今,任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常务理事。但他为官不忘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采用政技结合,长年在一线工作,规划抓实施,坐点示范,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至90年代,他先后组织带领科技人员,对全县果树进行两次科学的规划,为全县果树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施方案。经过他的努力,砀山果树种植面积从12万亩发展到36万亩,其中90年代达70万亩,其中梨的种植面积为50万亩。

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出科技成果,为全县果业发展做出样子,指出路子。如闻名全省的白腊园村、张马吴庄村、万楼樊庄村,都是其蹲点示范起来的先进典型。1980年前后,当时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未很好解决,农民渴望种粮,全县原有的以大队为单位的梨园场眼看就要被刨光种粮。在此紧急情况下,王钦孔把以果树技干为骨干、农民果树技术员为主力军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200多人的果树技术服务公司,迅速下派到全县各乡村,义务抢救果树,使得果树免受了一场劫难。后来这些果场成为新时期果业发展的示范点、辐射点、带动点,他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作用,具有战略眼光。王钦孔被群众称为亲民、爱民、为民的好干部,他十分热爱果树事业。当时在“以粮为纲”的背景下,他和果农群众一条心,爱果、护果、发展果,始终坚持砀山酥梨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组织工作。

为适应砀山梨果业发展的需要,王钦孔冲破障碍,从1978年至1984年多路引进科技人才,多方筹措经费,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砀山果树科研所。在省、地、县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科研人员的长期努力,果树科研红红火火,成果丰硕,也因此吸引了全国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同行们的注意,得到他们的大力赞扬。

王钦孔一边总结果农多年来的经验,一边从产业经济发展中寻找新的课题,不断试验、创新,再去指导实践,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鉴于他对果树事业和砀山整体经济的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授予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果树专家”称号。

主要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主持砀山酥梨贮存保鲜技术研究。与同志们一起获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宿县地区一等奖,随后1996年还获宿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奖,打破了酥梨不能贮存保鲜的传统说法,使酥梨能常年供应市场,增值增效。其时这项成果技术推广很快,在全县果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获得上上下下的好评,其成果编入了《中国技术成果大全——1989》。

主持老梨树更新复壮技术。他突破习俗的束缚,与老梨农一起,对老梨树枯衰、果少、质劣的问题,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并更新复壮老梨树。经三年研究,提出一套科学的“三步更新法”新技术,使产量翻番上升,品质大大提高,效益大大增加,农民称之为“老梨树返老还童,焕发青春”。1974年至1975年经过他的多方努力,用自己的科技成果撰写脚本,自己出经费,国家专门为此拍摄了一部“改造老梨树”的科教片电影。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把此片定为全国发行的百部科教汇映片之一,且交流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1992年至1998年,两次参加制定《砀山酥梨地方标准》。组织砀山酥梨正名商标的报批及国家标准计量局的认定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主持“良梨早酥”、“砀山早梨”两个早熟新品种的研究工作。他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道,精心组织了酥梨良种选育,采取芽变选种,1973年至1974年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大规模的梨芽变选工作,筛选出了13个优良变异枝和单株。随后又采用辐射育种、杂交组合的手段,选育出“良梨早酥”、“砀山早梨”两个早熟新品种。上市率高,经济效益好,受到消费者欢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主持酥梨科学组装配套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和合作者一起,科学组装配套新技术,使酥梨优质丰产栽培得到成功,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

主持大棚栽培蔬菜技术研究工作。为开发砀山蔬菜的增产潜力,1979年与有关科技人员一起,研究组装出竹木式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技术,使蔬菜设施栽培得到大面积推广,菜农经济效益提高,改变过去顺季节为反季节栽培,在当时属于较为创新的技术,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四大棚菜基地之一,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在沙区葡萄优质栽培技术、农业果树综合区划、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红富士苹果早期丰产、金帅苹果大面积密植早结果、果品商品基地规划等,也分别获得8项科技成果奖。

组织专家撰写《砀山梨》。1974年,他和其他同志合撰《砀山梨》,由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76年出版发行。此书是砀山酥梨较系统的专门著作。此外,他还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一批专业研究论文,还编写很多果树资料发至全县果农参考使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0922-429797.html

上一篇:唐良成 —— 酥梨培植专家
下一篇:王永光和他的酥梨人生
收藏 IP: 220.178.150.*|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