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暑期,我带女儿在日本名古屋东山动物园参观,在猿猴馆前,正好遇到一群日本学生在听他们老师讲解,因为我不十分懂日语,于是试用英语问其中一个同学如何区分猿和猴,她非常快地告诉我猴子有尾巴而猿没有,回答得如此简明扼要,让我非常惊讶。但是,同样是这个问题,一次我跟随我们学院的老师去旅游,在一个博物馆参观,当看到猩猩的雕像时我突然问大家这个问题,结果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来,这让我这个灵长类研究者感到非常失望。从这个时候起,我就一直在想,如果能有一本中文书籍系统介绍猿猴类的社会,这对于大家了解神秘的猿猴社会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令人十分欣慰的是,我的这个愿望通过《灵长类的社会进化》这本书实现了。
我们常常会问:我们从哪里来?人类社会的家庭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家庭最早的形式是什么样的?人类社会又是如何进化到现在的模样的?这本书给出了圆满的回答。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人类有五百万年的历史,而有文字记载的部分仅仅几千年而已,于是,人类社会的起源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
19世纪后半叶,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推动下,人类学者们开始思考人类社会是如何起源和进化的。追随考古人类学者的脚步,人们看到火山灰下掩埋的神秘足迹和100多万年前人类的骨骼化石。藉由这些古老部落的线索,考古学者们尝试重建祖先的社会形态。但是,由于化石里没有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生态的直接证据,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仍然扑朔迷离。顺着文化人类学者的视线,人们注意到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原始部落,研究和比较这些原始部落的社会可能会展示出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然而,原始部落的社会各有不同,例如,非洲桑族人生活在父系一夫多妻的社会;尼泊尔帕洛族人和印度米纳罗人生活在一妻多夫的社会;加勒比海沿岸的人们盛行母亲家长制,社会里没有父亲的角色;中国汉族人则强调父亲的角色,形成父系大家族的社会。如今的人类社会不仅非常多样,而且明显受时代和文化的影响,未必能够反映出几十万年前初期人类的社会形态。
20世纪上半叶,人类学者和生物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可以从人类的近亲猿猴类中寻找人类进化的答案。人与猿猴被统称为灵长类,灵长类是“众生之灵、众生之长”,包括360余种种类。其中人类代表了最进化的种类,而懒猴和眼镜猴等原猴类则代表了最初级的种类,维持了6500万年前早期灵长类的原型。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灵长类学孕育而生。灵长类学是人类学的支撑科学,也是生物学与人类学间的桥梁科学。这一学科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以与人类近缘的非人灵长类(猿猴)为模型,借助动物行为学、生态学、心理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进化等人类学的关键问题。近几十年来,这一学科在欧美和日本发展迅速。各国学者对灵长类社会学的研究已经进行了长达60余年,就是希望通过研究猿猴的社会了解人类社会起源的背景和机制。为此,国际上建立了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和德国马普人类进化研究所等综合性研究机构,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和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等权威院校也都设立了灵长类社会进化的研究方向。
猿猴也有社会吗?猿猴虽然不具有人类运用语言和政治的能力,但是他们的社会行为非常发达,具有非常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多样的社会结构。猿猴有着什么样的社会呢?其实猿猴社会的多样性一点也不亚于人类社会。我们常常讨论亚洲人、欧美人、非洲人的社会和行为差异,而这种讨论都仅仅局限在人类这一个物种。人类以外还有其他360余种灵长类,他们亦有着多样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社会行为。1985年,我第一次在秦岭山中看到了非常美丽的金丝猴,小猴子用充满希望的眼神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人类的至亲与近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通过多年在秦岭进行金丝猴社会的研究,发现他们有许多类似于人类社会的东西,如“家庭”式的社会单元、单元间存在等级、单元内有“红杏出墙”者、雌性常常引起冲突等。猿猴如何形成多样的社会呢?在多姿多彩的灵长类社会中,为什么长臂猿一定要生活在一夫一妻的社会,为什么黑猩猩一定要生活在多夫多妻的社会呢?对这些我们听起来非常有趣的科学问题,这本书都有详细的阐述。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是人类学的一门核心领域,虽然国内外学者也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但是大众读者很少会接触这些科研论文。科研论文要求使用严谨和简练的语句,从而无法描绘猿猴生动而拟人的行为特点。实际上,猿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拟人性。看到母猴抱着死去的幼仔几天不愿撒手的场景,我们也能感受到猿猴的母爱和悲伤的心境。借着这本书的出版,作者可以用较长的篇幅去描绘猿猴的这些特点,例如猩猩社会里的孤独压抑、长臂猿求爱的甜美忠贞、狮尾狒狒二雄的委曲求全和黑猩猩雄性间的残酷屠杀;作者通过系统地阐述灵长类的起源与进化,描述了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多夫多妻的灵长类社会组织,从猿猴的社会进化轨迹出发,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告诉我们人类的过去,与读者们一起体会猿猴社会里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灵长类生态和社会进化的中文书籍。书中通过讨论不同研究者关于原猴类、新世界猴、旧世界猴和类人猿等物种的研究,总结了从灵长类社会到人类家庭的进化轨迹。书中介绍的灵长类生态研究和进化理论有利于推进国内的灵长类学研究,也对国内古人类学学者、文化人类学学者、社会学学者、动物学学者等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李保国,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