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mpForrest

博文

旧文重发:中医需要反吗?

已有 5444 次阅读 2010-9-15 14:28 |个人分类:憨人的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文化遗产, 中医思维

 

 

中医需要反吗?

 

 

    

   

    中医,只是无数个民族早期原始医学的一种,正在逐渐走入历史,成为“文化遗产”应该是其最好的归宿。其实,中医也曾经很了不起,我们的老祖先也很了不起。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用充满智慧的想象,用朴素的哲学思维去大胆推测人体,这是人类早期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普遍的方式。当然,由于文化上的局限,我们的哲学式的想象还缺乏些逻辑,臆想的成分太多,例如取向类比是中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举个典型的例子,中医中有一味“祛湿”的偏方“鸡矢醴”,其实主要成分就是鸡的粪便。为什么?《内经》第四十腹中论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而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说的是人的了腹水怎么治:用酒酿调上鸡粪,吃两次就好了。为什么鸡粪被认为可以治腹水呢?王立微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里面集中了各位中医名家对“鸡矢醴”治疗机理的解释,都极其有趣,令人捧腹。如:高士宗注曰:鸡属酉金,又主巽木,阳明燥金,济土之湿;东方风木,伐土之顽。翻译过来理解就是:鸡无前阴,粪尿同窍。鼓胀则水气不行,治以鸡屎,使水湿从大便出也。吃了鸡屎,大小便就变得和鸡一样,从一个孔出来(引用王力微文)。

 

       取相类比思维是典型的“想当然”,缺乏逻辑,胡乱联系,这种思维方式甚至深深地渗透到我们民族的思维中。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的第一步往往都是“想当然”,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想当然”。要想让想当然的东西变得有价值,一是想出来的东西要有逻辑。信后胡说,前后矛盾的东西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价值。当然,光有逻辑还是不够的,你说的再漂亮,还得要经过验证,就是“实证”。没有经过验证的说法只能称之为“假说”,仍然是不可靠的。逻辑加实证是人类研究和认识世界的这两个有力的工具,它催生了现代科学。中医理论思维中逻辑的缺失是其先天不足,又没有实证的概念;即使现在想用现代的方法去补课,但是又由于理论中缺乏明确的概念(无法向客体还原),根本就没有实证的入路; 所以经过了几千年,中医理论始终还在原地画圈。

 

        其实世界各个国家或民族都曾拥有自己的原始朴素的民族医学,但是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后,大都自然让位,这是先进取代落后,科学取代愚昧的必然,就像拖拉机必然取代牛耕,汽车必然取代马车一样。但是,唯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在政治的干预下,在狂热民族情结的煽动下,非要生生地将本没有国界的、没有政治性的现代医学敌化为“西医”。但是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愿望无法阻止中医的颓势。

 

       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中医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文化遗产”是中医的必然的归宿。对于这种行将就木、即将消亡的事物,我们还有什么好反的?所以“反中医”是个“伪口号”。

 

      另外,中医毕竟使我们中华辉煌历史文化的一个部分,出于对祖宗文化的珍惜,我们应做的是好好保护她,是她尽快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过,中医对我们民族思维的影响却是很深刻的。这种影响阻碍了我们对科学的接受,所以反中医式思维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漫长而艰巨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066-363315.html

上一篇:如何通过Journal club帮助研究生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下一篇:旧文重发:大肠呼吸,肚脐喘气,稀奇稀奇
收藏 IP: .*| 热度|

2 周顺 wliming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