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山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九顶山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博文

缅甸野外考察日记(六)

已有 7297 次阅读 2009-4-16 00:16 |个人分类:科研动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野外考察, 植物学, 缅甸

2009年3月11日  Pannandin

今天采集了105号标本,压标本快到深夜12点,我们的瓦楞纸全部用完了,有些是几份标本压在一起,还把前两天烘干的标本也换了下来,没有报纸,标本无法包装,我们找厨师要来了装鸡蛋的木箱暂时存放标本,木箱放满了以后,又用烤标本的不锈钢支架倒过来,包上塑料布后做成箱子放标本,许炳强戏称为“标本的水晶棺材”。

今天出去,Porter没有饭,找尹师父给他们装了一点饭,但已经没有菜了,中午我们把自己的火腿肠全部给了他们,我们只吃莲白菜下饭(当地人平常只吃两餐,有点象云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农村)。我很喜欢这些Porter,纯朴,善良,尤其是Changdang Shan和Jaw Soe两个,干活很积极。午餐后我在采集标本时发现有蚂蟥在脖子左边颈动脉外,哇,蚂蟥还会找颈动脉!幸好发现得早,要不然咬破颈动脉就麻烦了。

晚上我们住的屋子里没有再放电影了,很安静,我们压标本的时候,老兵逗几个女孩子,说Anna-费东波,Mena-何兵,结果Mary说Anna-何兵,Mena-东波,把我们逗得大笑,小伙子们别以为可以分配这些女孩子,她们还要分配我们的小伙子呢!我们回去说给他们听,何兵说麻烦了,他早已经有了心上人,可不是Anna。

早晨就让尹师父准备六天的食品,水生组留在Pannandin继续打鱼,尹师父找了Pannandin为我们烧火烤标本的缅甸老兵借锅给他们煮饭,邹医生原先不想去,结果在老兵承诺为她背水和饭盒、抓蚂蟥的条件下终于决定同我们一起去,她是医生,自己觉得应该随同大多数人行动。下午计划好了明天到Renan的物品,就让尹师父告诉缅方的人员,我们需要多少个Porter,让他们为我们准备。

2009年3月12日   Pannandin- Ist Camp

昨夜一夜的雷阵雨,很担心今天的天气,不过终于天晴了,一天的艳阳天。我们早晨7点吃早餐,折腾到9点才出发,今天的路程Tinn OO 说只有8英里,尹师父说有11英里,只有当地的一个向导(是一位猎人)知道路怎么走,因此要求我们不能走分散了,路上有岔道口。昨夜有一条小狗溜进我们的屋子,先在海涛的帐篷外睡,早晨费东波醒来后发现小狗睡在他身边,我们出发了,小狗还一路跟随走了一段路。

今天的路不好走,过河以后很多地方很艰险,路窄坡陡,不小心摔跤就会滑下山去,也过了很多独木桥,终于在下午1点45分到达了宿营地。大家一看,是在路上宿营,心里立刻凉了下来,缅方的协调人还不见踪影,Porter们忙着搭他们的窝棚,我吩咐大家休息一会儿就去割芭蕉叶来垫帐篷。我到处去看环境,发现有以前的宿营者留下的竹片,在宿营地的前面还有一个水源,水比较好,有竹管接水下来,可以洗头,比较方便。我返回来叫王军去把竹片拿过来垫帐篷,刘金成就叫向导去砍竹子,旧竹片铺在地上就可以搭两个帐篷,许炳强也叫Shan去砍来竹子,他们动作麻利地把一段段竹筒砍开做成了竹片,四段竹子的竹片铺在竹筒上面就可以搭一个双人帐篷了。我们的竹垫子足足有15米长,在竹垫子上可以搭5个帐篷。我们在竹垫子上垫上防水布,搭了3个帐篷后,动物组的小伙子们认为第二天收帐篷麻烦,直接把垫子放在防水布上睡。直到我们的帐篷搭好了,Tinn Oo的人(后来我们知道他叫Mosong)才到来。晚餐后,我们正在聊天,从porter的帐篷里传来了阵阵笑声,发现他们正在做各种表演,有一位会唱歌的姑娘很会表演,发现我拍照就停了下来。后来我拿来了摄影机,叫她们全部都来唱歌,她们出来坐在一起,不久就唱了起来。唱了两首歌以后就不唱了,我想录她们的表演,来看的人多了,她们就不表演了。老兵不断地诱导,还教他们时装表演,胖姑娘应付了一下,就结束了。6点过开始打雷,要下雨的样子,到了与老夏约定的电话时间,卫星电话没有信号,也就无法联系了,他一定要为我们担心了。今天走的路段,我们返回的时候才采集标本,以免标本发霉溃烂。

今天早晨出门前,穿上了防蚂蟥袜,并把一副护腿套在蚂蟥袜的上面,一副套在大腿上盖住快干裤的拉链缝,并说我武装到牙齿了,看蚂蟥怎么咬我!后来在路上,护腿滑下去了我也没管,下午洗头的时候,邹医生说我的裤腿染红了,是不是被蚂蟥咬了?我没找到蚂蟥,不知道蚂蟥是从拉链缝进去的还是象吸血蛖那样隔着快干裤咬的?从拉链缝进入可以,但吸饱了血,是出不来的。今后我不会穿快干裤了,要改穿牛仔裤才行。

过独木桥

危险路段,雨天的木头很滑(许炳强 摄)

 

做竹垫

我也来试试(许炳强 摄)

搭好了帐篷



Porter表演小品

老兵的模特表演:“酷毙了”(许炳强 摄)

2009年3月13日   1st  Camp.-Renan

昨夜傍晚的时候有一阵阵的雷声和闪电,很担心晚上半夜下雨,幸运的是没有下雨,今天的天气格外地好,艳阳高照!

今天的路程,尹师父说比昨天近一点,我们就漫不经心地边走边采集,Porter们也漫不经心地慢慢走,一路上大家不时地开开玩笑,唱唱歌,尤其是帮厨的姑娘们,最为活跃,老兵也时不时地唱学会了的“用心良苦”的缅语版,第一句“A Way Song Ga”一唱出,所有Porter都向他行注目礼,尤其是女性Porter,看得老兵很不自在!

中午12点吃了午餐,下午也边走边采集,大约在1点半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两丛蔷薇,还有几株柑桔树,也有牛在活动,有些象村庄旁边的样子,按照尹师父说的今天比较近,差不多也应该到了。在采集蔷薇果实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串芭蕉在蔷薇丛边,有一些已经成熟了,我拿给王军,叫他们吃,邹医生很高兴,说跟我走还有水果吃。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水果了,有这串芭蕉,真是幸运!没有成熟的香蕉有藏起来,准备返回来的时候再吃。我们正在庆幸快到了的时候,缅方的Mo Song和Porter头儿到了,我们一打听,他们说只走了一半,还有4英里!我们估计最多两个小时也就会到了,依然便走边采集。每当看见有种子的植物,许炳强第一句便是“有没有500粒?”因为种质资源库保存的最低种子数量是500粒,王军说干脆他的名字就叫“500粒”算了,老兵就叫“A Way Song GA”。

今天Porter似乎也没有多少力气,走得很慢,有些比我们工作的速度还慢,侯博士的饭盒Porter背着,一点半了还没吃上饭,而背他行李的Porter很有力气,走得很快!我背着自己的全部摄影器材,小背包让12岁的Ken Sa 背着,每天都是王军替我背饭盒。我们一路下山,走到河边的时候花了一个小时,有一个竹竿做的吊桥横跨在江上,桥高而狭窄,每次只能一个人走,很危险,我过桥后看见桥头有两个少年Porter,心想他们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宿营地就在上面吗?其中一个少年Porter就往桥上跑,我正想叫住他,发现他是走到桥中间去接王军背着的采集袋,里面装满了标本,挺沉的,这一幕很让我感动!听说距目的地还有3英里的路程,我们和Porter都很累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到Renan来,大概是因为没有估计到路程有这么远,每一个人都感到很疲惫,而且我们的水也差不多快完了,大概每个人的水壶里还有不到50毫升的水了,虽然口渴,只能泯一点润唇,不敢一口喝下。

江上的竹桥 (许炳强 摄)

我们便走边采集,直到5点才到目的地Renan,这里没有村庄,因此就不会有人家,我们也是只能露营!缅方考察队的宿营地还在,他们还有物资在这里,请了人看守物资,我们今天晚上暂住他们的宿营地,明天他们要回来,我们再搬,建立我们自己的宿营地。平常住惯了驿站,连续两天露营,有没有露营经验的队员开始抱怨,说这不是人住的地方,我很生气,告诉他,这是很好的宿营地,地面平整,帐篷下面还有竹垫,这在国内高山地区是不可能有这么好的野外露营地的,在我们四川,有时上山还需要民工临时搬石头和土来平整地面才能搭一个帐篷,不可能有竹垫防潮的。

一到宿营地,我就找Mosong询问报纸,他把留在这里的全部报纸给了我们,大约10公斤,我们自从离开Putao以来首次有了报纸压标本,感觉真好!晚上压标本时,许炳强腿上居然有两只蚂蟥!由于在Pannandin采集过的标本我们不再采集,今天我们采集的标本只有49号。

2009年3月14日   Renan

由于昨天住的地方是Myanmar搭的篷布,今天他们要回到营地,Mosong告诉我们准备好行李另换地方搭帐篷。早晨起来就收拾行装,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查!我们把搭建营地的工作交给了缅方代理人员,我们工作需要的Porter,开始派很小的孩子,我拒绝了,告诉他们需要爬树的人,因此就叫在Pannandin跟随我们的两个Porter——Shan和Jaw Soe去,他们又把Jaw Soc叫了回去建新的营地,另外换了一个15岁的少年去,反正Shan能爬树,也就行了。老兵和王军做样方,我和许炳强采集标本,分开走,能够多采集一些标本。我们在竹林里发现全部是二、三十米高的竹子,其他物种很少。我们在竹林里看见很粗大的木质藤本,绕来绕去地爬到了竹林的顶端,好不容易发现有一个果实挂在竹子林梢,原来是Endata,我们四人合力也拉不下来,竹子又不能爬,Shan砍下一根竹子做成竹叉,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这个标本采集下来。我们走出竹林,沿着一条道路往独龙江上游方向走去,路上遇见了返回Renan营地的缅方调查人员,Dr. Mian Ao告诉我他们采集了400多种标本,做了12个样方,我与他简单聊了几句,因为我还想采集标本,就告诉他晚上我们交换一下信息,他问我是否带有电脑,他的图片可以拷贝到我的电脑上。

我们返回时,发现我们的新营地里缅方的营地有差不多一公里远,在一处潮湿的竹荫下,大概是因为这里离水源近的缘故吧,邹医生说下午还发现了蚂蟥。这时老兵和王军做完样方早已经回来了,老兵告诉我,下午缅方的人来问我们是否今晚请他们吃饭,他们的粮食不太够了,老兵问了尹师父,尹师父说我们只带了6天的粮食,请他们少数几个人吃一餐可以,整个队伍20几号人没有那么多食品了。又说好像他们找尹师父要一袋粮食,尹师父说没有那么多,要保证我们自己的队伍有吃才行,我太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晚餐前我们聚在火塘边,Mary她们已经叫老兵为“A Way Song Ga”了,我们问尹师父500粒怎么说,他说叫做“A Ya See”,我给邹医生起了一个名字叫做“Ban”,今天下午刚学到的缅语“花”的意思,Anna给王军起名叫“雪鸡”(高个子),我们都觉得这个名字好听,老兵不高兴了,说王军没有他高,怎么能叫“雪鸡”呢?应该叫“血迹斑斑”才对!联想到每天都有蚂蟥爬到王军身上,逗得我们笑个不停。Mary给我起了缅名"Chiochio",我笑了起来,我这个年龄的人叫"Chiochio",倒回去十几二十年还差不多。侯博胖胖的样子,Anna给他起名叫“Yingying”,后来又给费费起名叫“Mengbiujiu”(英俊),何兵叫“Yiyile”(笑起来帅),刘金成叫“Teinei”(摇头)(Note: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

晚餐的时候刘金成告诉我他们动物组想留下来多呆两天,在19号返回到Pannandin,20号同我们一起离开Pannandin。因为红外相机今天刚放好,明天下午就取下来,恐怕拍不了多少图象,他们想试试新的相机,考虑到安全因素,我说必须有缅方动物方面的专家留下来陪同,我才同意他们留下来多工作两天。随后我们讨论了多少人留下来,需要多少Porter陪同,每天需要多少食品等细节的问题。

晚餐后我和许炳强去找Mian Ao,交换了中缅双方工作的情况,缅方各专业组的Leader都在,我又了解了缅方动物和水生的工作结果,并特意询问了海涛很关心的是否取够了水样的问题,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我也就放心了。这时刘金成过来问是否有人愿意留下来陪他们动物组Mian Ao说他们出来这么久了,已经很累了,不愿意在这里再多呆哪怕一天,他们在前段工作期间,每天下雨,每天身上都有十几条蚂蟥,恨死蚂蟥了!如果刘金成找到谁愿意留下来陪同,他们不会反对。后来我又看了他们电脑里面储存的照片,他们采集的每一号标本都有照片,我看完全部照片后,发现大约只有10种植物是我们到Putao以来没有采集到过的,因此我估计他们采集的标本不会超过350种。

我返回来时,老兵告诉我邹医生在帐篷里发现了蚂蟥,吓得大叫,她又把蚂蟥乱甩,好不容易才把蚂蟥找到出来。我们的帐篷搭在潮湿的竹荫下,白天连太阳都照不到,竹片直接放在泥土上面,没有垫竹筒把竹垫抬空,蚂蟥很容易爬近帐篷里,实际上我们的帐篷是搭在了蚂蟥窝里。刚才王军腿上和手背上被蚂蟥咬了,名副其实的“血迹斑斑”了,后来压标本时还血流不止!动物组除了侯博外,其他三人仍然没有搭帐篷,我很担心蚂蟥爬到他们身上,问了他们睡垫周围是否洒了盐?他们说已经撒了药,蚂蟥不会爬到他们身上了,今天早上采第一份标本时我就被蚂蟥咬了。

Note:因到攀枝花出差,日记连载停两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449-226334.html

上一篇:接受暑期大学生志愿者
下一篇:缅甸野外考察日记(八)
收藏 IP: .*| 热度|

4 李小文 王海辉 刘继顺 刘秀群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