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学”“产”合作仍须跨越鸿沟

已有 3592 次阅读 2012-5-24 13:59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校, 考核, 产学研合作, 专利技术转让

“学”“产”合作仍须跨越鸿沟

作者:杨琪

(林耕接受采访并审阅修改)

 来源:中国科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4/257409.shtm

发布时间:2012-4-28 6:25:41

《中国科学报》 (2012-04-28 B3 转化)

 

一方能够提供科研成果,一方有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但校企结合依然波折。是科研成果不够丰富,还是企业需求过于刁钻?

■本报记者 杨琪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中重要的一环。企业一方渴求技术成果,高校一方恰恰有极强的科研力量,双方的结合应是“天作之合”。

可是,这样的“天作之合”成功率并不高,即便一时牵手,也难历经“风雨”一路下来。甚至,更有不少“结合”以失败告终。

校企合作,如何才能更加顺畅?

高校专利转化“不热”

高校技术转移是国家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其服务社会功能的核心。不少高校与研发人员在此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王老师旅美归国后,任职于某高校。王老师有不少发明专利,他希望自己的专利能够走出校门,造福产业。可是,王老师的技术转移却遇到了阻碍。

于是,他采取了一种迂回战术。首先,王老师以个人参股的方式与学校合伙研发技术,同时,他在海外注册公司。接下来,他便以个人名义将知识产权转移到这家公司。这样之后,他才能顺利地和国内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转化。

对于这样的“曲线救国”,专家认为并不值得推广。但是从这一现实案例折射出的,是高校技术转移的尴尬现实。

更让王老师感慨的是,国内高校知识产权向企业推销的时候,往往没有人要,可是国外风投、企业却追着要给王老师的技术作价“多加个零”。

一方能够提供科研成果,一方有技术升级的迫切需要,但校企结合为何如此波折?是科研成果不够丰富,还是企业需求过于刁钻?

专利离市场太远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增速创下新高,中国总量第三,增速最快;清华大学在各国高校中并列第44位。我国权威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在2011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了41.6万件,位居世界第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处长孟海燕认为,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已为专利申请大国,在数量突破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专利的质量。

孟海燕说,从科技成果到上市,中间经历基础研发——中试——市场化3个环节。高校做“1”的投入,是发挥了高校本身的专长。但是真正从中试阶段到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校并无明显优势。

北京技术市场协会顾问、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林耕,将2001~2010年北京高校专利申请授权技术转让数量进行了综合对比。

“过去,不少企业都去清华、北大等高校找技术。但是,从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83所高校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到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2%以下。”他说。

该项数据在2001年为2.5%,呈逐年下降态势。“尽管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的绝对值不断增长,已由4.78亿元增长到19.30亿元。”

另外,从2001~2010年,北京高校专利技术转让数和专利授权数对比,平均值为1.99%,即近10年北京高校授权专利100件中,有两件实现了技术转让。

林耕表示,目前高校专利保护和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核心专利技术较少,专利商业价值不明显,对经济的贡献力度较弱,且专利经营和运作能力较差。

但是高校申请发明专利数量逐年迅速增长,有的高校想适度控制都困难,而有些人只是为了应付课题验收而申请专利,与市场需求毫无关系。

 

如何无障碍牵手

高校与企业如何无障碍牵手?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又无法回避。

首先,研发更应听企业的呼声,符合企业的需求。

一位企业老总表示,科技型企业创新难,持续创新更难。但是,要生存,企业就必须有创新、有突破。

从头脑中的想法,到立项、研发,再到技术转移进行产业化,最终为市场接受,这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完成从“100”到“1000”,更多的推动力来自系统工程的主导者——企业。

因此,企业更希望拥有高质科研资源和人才的高校、科研院所拿出契合企业市场需求的技术。

此外,林耕则认为,“指挥棒”应该向技术转移倾斜。

一方面,在国家对高校考核指标中,对高校的技术转让尚无明确规定。因而在体制方面难以形成合力。高校没有将专利尤其是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包括承担企业课题作为内在的动力。

另一方面,更应体现专利的价值。林耕说,专利数量的多少,是高校创新能力的体现;作为衡量学校、研发人员的考核指标,更要重视专利的质量;专利质量的高低,是高校竞争能力的体现,如能否申请高质量的发明专利,能否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其次,我们需要借鉴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

孟海燕曾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利转移转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她发现,我国高校虽拥有高端的研究团队,但在与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的链条尚缺乏衔接。

而在硅谷,有专门从事应用与科技开发的中小企业,并不做实际的转移,只是将核心专利拿来以后,再不断地外围开发,使得技术更易于产业化。

在日本,不少知名高校都在进行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方面的探索。例如,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都曾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即OTT),但经营状况并非良好。

于是,日本的大学又想办法解决该问题。如多所大学联手打造Super OTT,形成技术互补,完善技术链条。不同高校组合后,使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合理布局,以达到共赢的目的。名古屋大学还建立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基金(IPS基金),以此推动生物医药领域高端技术的转移转化。

“对于高校联盟,我们也可以借鉴。或者,高校可以尝试寻找或培育合适的中小企业集群。”她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911-574443.html

上一篇:我的博客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下一篇:中国专利与“狼”共舞(1)
收藏 IP: 124.207.102.*| 热度|

6 曹聪 武夷山 刘耀 曾新林 刘桂锋 杨易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