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专访:北京技术转移难题急需破解

已有 3192 次阅读 2010-9-28 16:24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转移, 科研成果, 官产学研合作, 休眠专利, 中关村企业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5日 经本人审阅)
作者:郑金武 2006-12-14-A1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6-12-15 12:22:16
本报记者 郑金武
 
科研成果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年来没有根本提高
“北京科技优势未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症结是技术转移落后,大量成果沉淀、大量专利成为‘休眠专利’,蕴藏在科技资源中的巨大能量未能释放出来。近日,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企业建设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林耕在发言中指出,北京技术转移面临着严峻形势和挑战,应尽快确立技术转移战略,促进北京自主创新。
林耕介绍说,北京目前科研经费投入是上海的3倍,而新产品拉动经济发展要素则为上海的1/4。北京在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远远落后于上海。
据了解,北京地区和市属高校每年投入科研经费高达40多亿元,而技术转让合同额则不到6亿元。北京市属企事业单位年投入科研经费高达299652万元,技术转让合同额为56799万元。除去自我转化的部分以及不适宜转化的基础研究部分外,北京地区投入产出的差额十分巨大,仍有相当多的科技成果未能实现转化。
北京科技优势未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症结是技术转移落后。林耕说,技术转移落后正严重地阻碍着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阻碍着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阻碍着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北京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也仍不健全,合作未能充分展开。林耕说,产学研合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有全国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北京企业却守着金饭碗要饭吃,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北京市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曾对中关村811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这811家企业经常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仅有206家,只占26%,而从未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高达316家,占近40%。赵弘认为,中关村企业在创新活动方面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还非常缺乏,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有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林耕介绍说,2004年,北京地区科研机构共承担14314项科技项目,与企业合作的仅有507项,占3.54%;高等院校共承担27753项科技项目,与企业合作的有2816项,占10.15%;转制科研机构共承担3462项科技项目,与企业合作的有594项,占17.16%。
此外,北京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林耕说,目前北京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大多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0年来没有出现根本提高。研发活动相对封闭,科技产出自我循环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但是,外省市却已采用强有力措施从北京引进技术。据了解,很多经济发达省份以政府名义出面,在北京从事技术引进工作,各省市寻找技术和项目的工作也由科委变成了发改委。各省市将北京作为重要技术源头,近几年采用各种方式、强有力措施,从北京引进技术和人才,对北京市各级政府和企业产生巨大压力。
林耕建议,北京要在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重大战略任务过程中,审时度势,确立北京技术转移战略,以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北京的城市竞争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911-367855.html

上一篇:专访:完善的法律体系促进技术市场发展
下一篇:访谈:切莫出现“养肥的母鸡不下蛋”的现象
收藏 IP: 124.64.98.*|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