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强教授曾经说过:“考研学校怎么了?允许你高中搞应试教育,考好本科?不许人家本科好好学,考好研究生?”
人生数十年,之前几年的“落后”,并不应该成为一辈子“失败”的原因。
但是,反观现在社会的评价机制,似乎不管你研究生有多优秀,本科不是211&985,一些单位还就是不要。
这点在高校中尤为突出,某些高校居然出台只招“境外博士”这样的匪夷所思的政策。
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211、985或是海归的能力强、视野广么?我看未必。
很多老师、同学都举了例子说自己周围的一些所谓“考研基地”的同学都很优秀,或是都不优秀。——事实上,这些都不称作做判断的理由。
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出现了这种“门槛式”评价的机制?
我看,这种评价体系表明了我们国家一些机构对自身的不信任,是一种“不作为”的“免责”方法。
人才的判断本来是应该以能力为主的,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但是,由谁来评价“人才”的能力呢?很不幸,这个答案很难统一。
如果是权威评价,有人会说:这是一言堂!拉帮派!搞团体!权威有私心!
如果是大家投票,不同方向确实不好评价。同时也会助长拉关系、搞路子的风气。
如果是自我推荐,更完了,招聘一个职位半年,活都不要干了。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划杠杠,建门槛——211,男,175以上,理科,本科以上,英语六级。
评价本来是多元化的,但是由于评价体系自身的问题,谁都不愿意担责任、被质疑。结果就是利用一种最简单、却有最粗暴方法来丈量人才。
呜呼,芸芸学子,若非好出身,可叹报国无门。若是曲线救国,留洋10载,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有些事情是荒谬的,
如果我到泰国、印度留学,算不算海归?
如果我在中科院读书,算不算985&211?
如果我手中Science&Nature,你们还会不会诟病我本科出身于“考研学校”?
“考研基地”这把火,最后也许会烧到“高考录取政策”上。这才是媒体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全国最大的一块蛋糕,就看谁有胆量来动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