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云大数据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biling 知识管理、知识网络及知识城市相关研究

博文

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启动

已有 4762 次阅读 2014-10-28 20:30 |个人分类:学术成果|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color, center, 自然科学, 数据安全, 项目计划

 

智慧城市数字信息资源安全保障研究

    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保障研究方面,本项目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未来的工作:

1)使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分析大数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找到数据分布和传输网络的关键性节点信息,通过保障信息网络节点上的数字资源安全来加强整个智慧城市数据资源网络的大数据安全。

智慧城市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信息化使数字城市产生质的升华与飞跃,这使得智慧城市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但城市物联网络的集成化、复杂化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网络城市到以光通信、无线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为主要支撑技术的智慧城市,都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可对城市系统的运行全面实时感测、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数据与信息网络,使用复杂网络控制的办法可有效保障全网络的大数据安全。本课题计划调研、跟踪和绘制智慧城市数字资源流向和分布图, 并使用基于数字城市的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相关技术,从复杂数据网络控制的角度在智慧城市数据存储层和传输层为政府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方面提供可行的城市信息工程解决方案。

2)使用语义分析与大数据挖掘技术将大数据安全隐患提前甄别和揭示出来,并在建立大数据安全事故识别模式,对智慧城市信息网络上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终端安全提供实时、有效的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大数据安全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动向密切相关,未来的大数据安全的保护对象应逐渐从信息网络设备为重点向网络设备保护和大数据保护并重转变。一方面需要完善大数据安全管理规章、强化员工培训、建立关键数据的责任制度,另一面还要从大数据保护和对内、对外的防护展开,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促进大数据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监管,通过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完善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智慧城市汇聚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数据,而在顶层设计之初难以预估到这些真实数据文本信息的潜在意图与安全隐患,本课题计划使用大数据语义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智慧城市产生的日常数据,使智慧城市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从研究智慧城市信息终端用户行为开始,研究智慧城市大众的信数据资源利用行为,总结信息用户行为规律并建立信息在信息终端之间的集聚和流动模型,设置大数据安全危机的管理应对对策。

未来智慧城市网络的大数据安全威胁新集散地是智慧城市上的各类移动与固定终端,用户访问智慧城市信息网上的各类数据终端,这虽然不属于智能城市管理的范畴,但面对大量的用户终端,智慧城市工程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用户终端群体对智慧城市系统的潜在影响。在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络信息流动非常快,往往大的大数据安全事故就是从用户终端的各种行为开始酝酿的,最后通过群体行为在短时间内成为威胁整个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安全的非常规大型事故。本课题计划深入研究智慧城市信息用户行为模式,在大数据安全事件发生之后能及时启动对应的信息危机应对程序,从保障智慧城市信息终端安全方面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应对程序与策略建议。

4)重点调研和整理智慧城市信息建设方面数据存储、交换的统一标准,在我国消除信息孤岛的同时,统一数据共享和利用的大数据安全标准,利用技术标准规范好产业和公众的信息利用行为。

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大数据利用展开的,因此大数据安全除了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等级保护测评以处,还需要针对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制定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防护的策略、标准和安全技术指导框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适时开展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评估和审计工作,可以提前避免对于城市安全、社会安全、公众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本课题计划仔细梳理涉及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尽早地为智慧城市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等智慧产业发展制定数字大数据大数据安全保障标准,以利于智慧城市未来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5)进行国内、外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政策法规研究,以期为大数据安全利用总结经验和提供借鉴,为政府机构提供参考咨询与建议,在我国政策层面加强大数据安全的防范工作。

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内容在互联、互通的城市信息网络上更加透明与可见。如果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机制、法律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监管信息使用,城市大数据安全和居民个人隐私安全将面临更大威胁。我国目前信息保护和信息使用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面临巨大威胁。

本课题将对现有各国城市大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切实弥补我国在信息保护和合法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上的短板,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等提供政策参考,加强我国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安全。

 

备注:

武汉大学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20137月;

中心主任:李纲教授;

执行主任:丰成君博士;

学委会主任:马费成教授;

中心承担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科面上项目;

本项目于20142讨论和撰写,8月底申请书获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0246-839367.html

上一篇: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今日公布
下一篇:顺访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感受与思考
收藏 IP: 202.114.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