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Peter Hessler之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感想颇多,摘其一二录之。
这是1997-1999年间的涪陵,一个以涪陵榨菜出名的长江沿岸小城市,面临三峡大坝即将完工,移民等待搬迁的时候,Hessler在涪陵师专教两年英文。
这本书把个世间百态,春夏秋冬,善恶美丑,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写出来。 此人观察力,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惊人。连我们这样的如此熟悉这里一切的人都为其中一些描写拍案叫绝。时而捧腹大笑 (如国人拼酒那几页)。我还从未读到对棒棒军如此细致的观察,包括中国作家的作品。
说熟悉那一切,是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包括街道,山水,景物,三线建设,地方方言,田间作物,梯田,竟然在一个外国人的栩栩如生的文字里再现。 其二,中西文化的碰撞,如对学生的教育,老师的角色,教育,尤其是政治教育的错位,这部书有描写,有思考。比较难得的是,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难得Hessler也经常把同样的情景摆在美国,摆在Missouri.
作者广交朋友,但我们注意到,他所交的朋友,多为小摊小贩,公园,茶房,农民,当然还有大专学生,他的中文老师,所谓‘老百姓’。而他似乎为与官员,富人,时髦人士交往不感兴趣,或骨子里不喜欢。这一方面是他个性使然, 另一方面老百姓最容易接近,或交往起来最自在,资料也最‘一手’。这令他的写作很真实(如到他面摊朋友家过春节,去上坟,国人的喜好围观,诸多细节,就极为真实)。
这是一部用心写作的作品,事实上在他还未离开涪陵就已经动笔。从一开始描写涪陵的脏乱差,吵杂,污染,到后来两年后透出字面活生生的爱,极有感染力。
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何止百万,在中国有任教经历的人,也成千上万,而能以比较全面,比较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来如River Town者,大概Peter Hessler是第一人。不愧他普林斯顿,牛津教育的背景。但如他说,Peace Corp两年学到的(即在涪陵的两年)强过他在牛津学到的东西。毕竟,最真实的生活,最细致的观察与思考,才是创作的源泉。
<River Town>注定会成为西方介绍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经典作品。而涪陵,一个人们仅仅知道榨菜的地方,竟然会因为这部作品而为西方读者熟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7350-524290.html
上一篇:
MWC Personalised Medicine Symposium 印象下一篇:
我的暑期学生Kea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