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heqiao 努力奋斗ing

博文

联合培养生为什么成长快

已有 6990 次阅读 2011-8-20 18: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联合培养

在生物物理所待了一年了(包括在玉泉路上课的时间),听一些别的组的师兄说某做结构的导师“海量”得招一些做联合培养的学生,似乎他们实验室这几年发的好文章都是联合培养生做的工作。以本实验室前身为例,2004年,一个学生在这里实在做不下去了,长不出晶体,所以只好联系了一个曾经在本实验室做过博后,现在在NIBS做高级研究员的柴老师,去他那做联合培养,结果可能是她比较努力(不排除有幸运的成分),毕业时发了篇Nature;另一个学生,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半途去柴老师实验室做联合培养,结果毕业时也发了一篇不错的Plant Cell。为什么联合培养的学生会成长得如此之快呢?
很显然,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那种联合培养生所特有的“紧迫感”。毕竟不是在自己实验室,这些学生都感觉自己只是“暂居”于此,所以心里不免有很大的压力,担心自己如果做的不好恐怕会被“遣返”回窝,打回原形。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压力都会转变为促使自己努力实验的动力。相反,一些“土生土长”的学生,反而觉得自己已经读了研究生了,反正时间还长,整天晃晃悠悠,比如:拿到目标蛋白的重组质粒后,怎么也得拖个十天半个月才开始转化继而表达纯化蛋白,然后再拖N天才开始筛晶体。由于缺乏联合培养生那种“紧迫感”,因此事事都拖泥带水,成长当然不如前者快。再以我自己为例:我自己非常喜欢结构生物学,但是由于实验室不是做这个方向的,所以在业余时间非常努力地克隆表达纯化蛋白,努力地优化晶体,不懂的东西就去问别的组的师兄,上各种结构生物学论坛,买各种结构生物学书籍,甚至半路听到别人谈论关于晶体的话题时也侧耳去听,用心记住他们说的每一句话。这可能是由于那些专门做结构的学生觉得自己身处结构实验室,该懂的东西迟早会懂的,所以不用那么用心地去学习,自然懂得东西也就不多了,“优越感”有时会阻碍人的进步和发展。还有,做联合培养的学生一般硕士毕业时会选择继续攻读现在所在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所以自然也要好好表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进步。
因此,我也盼望能去柴老师实验室联合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008-477671.html

上一篇:本命年了
下一篇:这一年的工作
收藏 IP: 159.226.118.*| 热度|

2 张玉秀 罗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