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刚刚闭幕的第九届中国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年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软件企业由单纯关注拿证,向关注通过过程改进给企业带来实效的转变,大家在热烈地讨论如何把过程改进做得更加有效、给企业带来效益。在会议上听到的最多的是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而不是模型的要求,这一点足以让人会心一笑,因为过程改进在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它强调与企业的商业目标一致,强调过程管理与工程活动的平衡。从本次年会研讨的议题来看,不难发现,说得最多的是敏捷方法,说得最少的是高成熟度的模型与改进,这也难怪,这几年敏捷大热,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CMMI转型敏捷呢?我看也未必,过程改进不是跟风儿-正所谓“君子合而不同”,敏捷里面好的做法、适合企业的做法可以加以吸收利用,而不是大同世界。至于高成熟度大家谈得这样的少,是不是曲高和寡?美国SEI访问科学家Patrick O’Toole的一番话又令我大吃一惊-原来高成熟度其实很简单:在事件级获取并使用数据预测未来感兴趣的事情、如果预测的结果使你不满意的话,必然要调整,那么取得预期效果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大增加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面向结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关注的是行为,而不是数据的准确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