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办博苦乐 倾听博友意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科学网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博文

热烈祝贺何毓琦教授科学网博文集萃出版

已有 18867 次阅读 2009-11-18 14:44 |个人分类:通知公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今天终于收到了清华出版社送来的何毓琦教授的《科学人生纵横》一书的样书。迫不及待地拆开塑料包装,匆匆翻阅一遍,非常开心看到该书的印刷相当精美,纸张设计也都很考究。
 
以下是何老的自序译文(自序英文版请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864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宋健写的前言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写的序。译后记在最后边。
 
清华大学出版社王一玲老师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做了大量艰苦的细致的工作,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感谢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管晓宏老师等的大力支持,该书才得以顺利出版,并得以69元的超低价推向市场(16开,612页,近99万字)。
 
想购买该书的朋友请参考以下资讯(不过书刚刚印出来,可能还要过些时候才能买到哦!)
 
再做一句广告:该书中英对照,何老地道正宗的英文加上科学网团队的倾力翻译,可以作为非常好的英语学习教材!!!
 
                                                                                                                            ——科学网 何姣
 
 
 
 

清华大学出版社相关购书点

 

清华大学出版社直销(购买50册以上)

010-62780549

邮购:

 

清华大学出版社邮购电话

010-62786544/4502

 

fax010-627817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出版社

收款人:邮购组

 

邮编:100084

备注:所售书款50元以下加收8元邮费,50-100元加收15%邮资,100元以上免邮资。

清华大学南门读者服务部

010-62781733

 

010-62777777

网上书店:

 

清华大学出版社网上书店

www.thbook.com

当当网

www.dangdang.com

卓越网

www.amazon.cn/mn/gt

 
 
自序
 
2007年春,应科学网总编辑赵彦的邀请,我开通了我的科学网博客。令我惊讶的是,我的英语博文竟然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欢迎。在过去24个月里(截止2009年4月),我一共写了245篇博文,总访问量88万,平均每篇博文的访问量是1500次。我的博文主要面向年轻的科学家和大学生,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有人建议说应该把我的博文整理出版,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的人读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同意出版该书。科学网同意将所有博文译成中文,与英文原文并列出版。这样也可以帮助读者们学习英语。这本书的创意就是这样来的。
 
我写博客出要出于两个目的:一、记录下我过去47年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经验,希望对年轻的学者们有所帮助。二、记录下过去半个多世纪在美国的生活。我在我的开博第一篇博文以及一些后续博文中提到了这两个目的以及我的背景。请参考:
 
《自我介绍及我的第一篇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63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62
 
 
《美籍华人在美国(三)——第1.5代美国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643
 
 
博客与课本或者学术专著之类的正式出版物有很大的差别。博客更像是私人日记,是非正式的、意识流的。我的博文99%都是用英语写成的,因为英语已经成了我的第一语言。我的博文主要有三类:1. 教育与研究类,2. 美国的生活,3. 时事评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类中的某些博文已经不再重要了。很少一部分的博文转载自《纽约时报》等。我最早转载它们的时候都注明了来源,因为我觉得这些文章很有时效性,写得很好,而且观点鲜明。因为现在这些博文已经没有什么时效性了,而且还涉及到版权问题,这次就没有收录。同样的,我们只收录了部分精选评论以及我的回复。不过读者可以在科学网博客上找到所有内容。我们并不想隐藏任何东西。
 
我希望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太太和家人,正是他们的慷慨“出让”,我才得以有时间撰写这些博文;感谢我的好友宋健博士、郭雷博士为本书作序;感谢清华大学和我那里的同事管晓宏教授,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本书得以出版;感谢所有在过去两年中支持我的科学网读者。科学网的编辑们在何姣女士的领导下完成了本书的中文翻译工作。她实际上可以算作是本书的共同作者之一。
 
                                                                  何毓琦
                                                                                   2009年4月25日
                                                                                                        美国,马萨诸塞,列克星敦
                                                                             (何姣译)  
 
 
非前言
 
何毓琦院士的网坛(http∥www.sciencenet.cn/blog/何毓琦.htm)近来热闹非凡,年内网民点击者数十万次。坛主布网贴不下200余篇,谈天说地,立意清新,文笔流畅,引人入胜;不恃尊位,不炫师道,促膝谈心,谆若兄长,文如其人,每篇都有粉丝数千。盖网络时代的奇观!
 
吾坛主在哈佛执教40年,桃李满天下。从青年时代就迷恋于科研,著作等身,对控制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爰闻达于学界。他鼓励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勇于登高远眺,越界览胜,从自然世界中寻求新知识,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他说,“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新思想和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不囿于旧方法,不苟且于常规”。彻悟新思路和开创新方法又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提炼新问题。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取得成功的座右铭。何毓琦院士所发表的科学论文总含有新思想和新方法,从而成为若干新命题的创始人。“创新”是他的切身经验,他开创的“离散事件动力系统”(DEDS), “扰动分析”(PA) 和 “序优化 (OO)" 等,均成范例。
 
然则,对从事工程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又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则,当属必然。“大科学”、大工程,系统复杂,工期长,投入资源多,经不起失误和反复,系统设计师们都要求理论正确、设计无误、方法可信,子系统可靠,保证建成后能安全运行,一次成功。避免那些实验尚不充分、经验还不丰富的新风险,防止反复折腾带来的损失,这是技术科学常伴有“保守性”的原源。何况,像坛主所指出的,保存和继承先知,传播经验和推广应用是任何一门科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故创新和保守都是现实世界的客观需要,如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那样,因情而异罢了。
 
博雅妙语多为科学论文所讳,却常能触性导情,佐生活之愉悦。中国科学网和清华大学出版社集选院士网贴,中英对映,付梓出版,雅飨于青年,怡芹于大人,开网络文化之先河,真格创新也。
 
                                                                                                                                     宋健
 
                                                                                                                                     2009年3月5日  
 
 
 
众所周知,近代科学诞生并主要发展于西方。建国近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是未来如何持续发展?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和教育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对于立志在科学研究中早日做出重要贡献者来讲,不可能不关心下列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来研究?基本的学术规范有哪些?如何交流自己的成果?对于有意使学术机构的管理和人才培养产生更好效果者来讲,也自然会关心如下问题:如何科学地评价科研成果和人才?吸引什么样的优秀人才?如何更好地指导研究生? 此外,对于重视国际交流者还可能会关心华人在美国的生活情况、特别是中美之间文化与习俗的差异等等。所有这些,在何毓琦先生的这本博客书中都可找到相关论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先生学术成就卓著,桃李满天下。他本人就是自己许多思想的实践者,这些思想也是他近半个世纪在美国工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他注重从工程实际中提炼新的科学问题,开创了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扰动分析等研究方向;他在比较年轻时就获得了国际学术声誉,35岁担任哈佛大学冠名教授,38岁当选IEEE Fellow,53岁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精彩的学术报告更是众口称道,他曾经创记录地先后三次被邀请在三年一次的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上作大会报告。此外,正如何先生所言,他的经历使得他对中国的认识会有别于西方专家,同时又可有一种不同于国人对美国的看法。读何先生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可以处处感受到他希望祖国发展得更好的热切愿望,以及期望中国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谆谆教诲。
 
何先生的博客已经受到众多网友的热烈欢迎,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定能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郭雷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译后记
 
跟与其他许多网友一样,我是先在网络上认识何老很久之后才见到何老本人的。那是2007年的4月,科学网才三个月大,还是一个面貌模糊的、嗷嗷待哺的婴儿。那时候科学网博客远没有这么红火,博主不过寥寥数百人。
 
何老在收到我们的开博邀请信后给我们写信。作为终身从事科研的老科学家,何老非常严谨地提出了几个疑问:科学网博客服务是什么性质的?是免费的吗?他可以用英文写吗?他多长时间需要更新一次?他以前从未开博,不熟悉一些功能怎么办?等等。我一一做了答复。很快,何老在我们的协助下开通了他的博客,成为科学网上第一位英文博主,同时也是第一位院士级博主。
 
出乎我们的意料,也出乎何老本人的意料,何老的博客一开通,就一发不可收拾,何老博文的高产高质在数千名科学网实名博主中一直非常突出。本来何老打算每个月发布一篇,但实际上,从2007年4月25日的第一篇博文,到2009年9月10日的最新一篇,何老在科学网上已经发布了277篇博文,总点击量将近108万,总评论数1500多条。
 
何老谈科学,谈教育,谈时事,谈人生,谈亲情,乃至谈爱情。七十多年风风雨雨赋予了何老博文极为丰富的内涵,经年累月的科学思维训练使得何老的博文思路极为清晰,逻辑极为严密。阅读何老的博文成为我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日常工作中非常期盼的一部分。
 
我想,我的这份享受和期盼也一定被很多网友所分享。因为何老博客开通不久,就有网友开始呼吁科学网编辑部将其翻译为中文。虽然我相信,科学网网友的英文水平很可能是中国网站网民中最高的之一,但是仍有相当部分的网友更乐意阅读中文博文。科学网尽其所能,但是遗憾的是,限于人力资源,很多非常优秀的博文没有能够及时翻译。
 
2008年年底,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正式启动了何老博文的全面选编和翻译项目。因为体量庞大,前后共有十几位同事参与了这个项目。大家利用下班后和节假日的时间,加班加点,最大的动力就是让何老的博文赶快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让有志于科学教育的年轻学者分享何老的智慧和经验。
 
限于篇幅,很多优秀的博文我们只能忍痛割爱,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访问何老的科学网的博客并与何老交流:http://www.sciencenet.cn/u/何毓琦/. 限于译者的水平,错译之处难免存在,欢迎广大读者不吝指教。
 
何老曾经在开博周年纪念文章中写到,哈佛大学是他的第一份事业,清华大学是他的第二份事业,他很高兴在七十多岁的找到了他钟爱的第三份事业——科学网博客。这本厚厚的精选集也可以算是一张毕业证书,或者一份业绩报告吧。
 
                                                                                                                               何姣
 
                                                                                                                               科学网副总编
 
                                                                                                                               2009年9月14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271922.html

上一篇:科学网与汤森路透科技集团共建科学进展新闻投稿平台
下一篇:《科学》访朱清时:已准备好做尝试改革第一人
收藏 IP: .*| 热度|

23 罗岚 蒋新正 桂耀荣 郭崇慧 任胜利 陈龙珠 王应宽 张星元 罗帆 蒋敏强 曾宇怀 陈国文 刘凡丰 吉宗祥 刘畅 柳东阳 李学宽 蓝劲松 许培扬 郑文达 吴明火 陈金晖 iwesun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