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wjlst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xwjlster

博文

开辟鸿蒙的年代——我的古希腊思想史读书后记(2)

已有 3961 次阅读 2011-3-7 23:09 |个人分类:思想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古希腊


前言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最先积累下来的知识一般都是神话传说,在我看来每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代表了这个民族先民思想最精粹的部分。是想象力不受约束追求完美的极致表现。曾经看过原野的《掌上流云》、《掌心化雪》,里面的老祖母大字不识一个,竟能背诵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言的民族长诗。远古时的先民以人的记忆力作为信息载体,现在信息大部分变成了01.


我们能够看到古希腊的最原始资料一般被称为各种各样的“残篇”,我初次阅读这些类似于《论语》、《老子》格言式的文体时,总会把它们和天书或者武林秘籍联想在一起。


希腊半岛地处地中海北部的亚热带气候,但它境内多山,很少有平原(我的感觉应该是类似于四川那样的丘陵山脉地形吧)。由氏族发展起来的小城邦国家很难统一起来。古希腊特产葡萄、橄榄。但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不足基本上靠海外采购(西西里岛,亚平宁半岛,细牙、北非等)。希腊本土有许多海岛,特别是它的东部海岸线上有许多良好的天然港湾,这些促进了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老师讲述的英雄历险故事,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星巴达航海记》,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这样的英雄,到异域历险,而完全忘记了英雄常常面对的是生死的考验。古希腊人的航海活动经常充满艰险,许多神话传说都与航海相关。


古希腊人的统一名称来源于当时日益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神话,据说是赫西奥德的著作《母系》(汪子嵩)留下的100多条残篇作为《神谱》的附录讲到:普罗米修斯(盗火者)和普罗诺亚生丢卡利翁和皮拉(兄妹?),这两个人是大洪水后的唯一幸存者;他们有一个儿子叫希伦,他就是整个希腊民族的始祖。希伦的三个儿子成为了组成希腊民族的三个部族的祖先。丢卡利翁有一个女儿生了马其顿,成为马其顿人的祖先。共通的文化交流使他们追溯到了同一个祖先。而且希腊人也成了神的子孙。但学者的考证倾向于古希腊人中的主体来自西亚。


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阿波罗神(太阳神和农业神)以及德尔菲神托所成为统一的希腊民族的象征。聚会使得娱乐歌舞比赛盛行,为后来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埋下了种子。这也进一步促成了希腊民族的个性。这些希腊人就是创造古希腊哲学的主体。


在古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神话是一对孪生姐妹。哲学起源于好奇,是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精神探索。而作为哲学的载体工具希腊文字,学者们认为是自腓尼基带来并改造成的。古希腊的文字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形成,大约100多年后(公元前7世纪末),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就出现了。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

历史是用血泪写成的,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作为个体的人,他的思想、生活历练确实是那样的鲜活。古希腊奴隶主哲人也曾经思考过的问题,我们大多现在还在思考着。奴隶主思想家由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建造思想理论基础受到批判。换一种眼光看哲人们当时恐怕也一样是在尽全力构筑美好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所谓改革与稳定,唯心与唯物,真与假等等恐怕在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期都会以矛盾的方式滚动前行。


我只看这些哲人比较“好玩”的地方,和吸引他们为之思考行动的问题(诱因)。把别人的人生轨迹拉长了看,没准有几个亮点也可以映射到自己身上。做哲学的容易搞得比较严肃,有时候火药味十足,我希望不是这样。人生在世没那么长,不求高大全,只愿心有灵犀一点通,触动自己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弦就可以了。


我看的第一本古希腊哲学史是苗力田老师写的,看了汪子嵩老师的介绍(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序言)那个年代的文史人员坚持整理资料,做学问都不太容易。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一遍遍重演,这也许是所谓的轮回吧。



--------------------------------------------------------------------

参考文献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8.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Thomas J.Sienkewicz, Ancient Greece,Salem PressInc.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5071-419875.html

上一篇:开辟鸿蒙的年代——我的古希腊思想史读书后记兼开博祝愿(1)
下一篇:开辟鸿蒙的年代——我的古希腊思想史读书后记之泰勒斯(3)
收藏 IP: 58.195.14.*| 热度|

6 侯成亚 余昕 杨华磊 杨正瓴 许培扬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