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透了,没有科研经费的独立,学术人格独立无从谈起-----------------------题记
从古到今,都绕不开这个话题。柏拉图说过: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犹太人有一句格言说:宁愿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
嘴上是这么说,说得真好听,但实际上,在我国,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人们开始“向钱看”。
晚上看了个电影,叫《望父成龙》,讲的是:喜欢钻研科技的关阿满研制成饮水器,却不如老同学钟若坚做饮水器的买卖发了大财。钟家处处都显得有钱气派,而阿满却异常寒酸。为谋发展,妻子让阿满去钟家送礼,阿满失败而归,夫妻大吵一顿,严重影响了英英的学习。
现在社会讲究什么,是实惠。看看各个大学的招聘,明码标价。
科研指标化=学术“向钱看”,要实惠吗。科学发现本来是一种随性的创造,变成了全民的“大跃进”,我听说连一个2级甲等医院的小护士,都每天琢磨着怎么能搞篇SCI提职称。。。。
有的人不吃这套,就是要追求理想,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妻子会冷嘲热讽,连儿女都瞧不起,每天风言风语,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待遇有什么不同??
知识分子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自身做起,因为,饭都吃不上,搞个屁的科研,谈什么理想,先吃饭!!
谈别的都没用,现在的风气很奇葩!一边是跟你说:研究生要有理想,不要太世俗,要长期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而另一边:又是“明码标价”,实惠得容不得你喘息,妻子骂,儿女怨。
批判的武器永远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这个知识分子的经济问题必须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
我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家庭发展规划:
爷爷上班(给人打工),为家庭创造了一套房产,
爸爸从商,为家庭打下经济基础,支持了儿子的学业,和儿子共同度过后半生
儿子追求理想,搞学术,博士毕业后到一个大学当教员,经济上自给自足,照顾好父母,培养下一代经商
孙子开始经商,拥有自己的企业或工厂,实现几代人的经济独立梦想
。。。
。。。
家族的目标: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经济独立,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追求学术自由,自筹科研经费完成实验。
爷爷的工作是一家人的基础,有个家,父亲的工作是重要经济环节,为下一代儿子的学习腾飞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儿子的努力学习,考上博士,大学工作也是必须的,出国留学最好,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孙子,孙子得到中西式的教育,能力自然更上一层楼。。。。。然后再经济,再学业,再科研。。。。
我们给国家省钱,家族有自己的基金会,我们自费研究,这就叫:“老子英雄,儿好汉!!”
我相信,任你再优秀,你也活不过100岁,自然也拼不过几代人持久不懈的努力
题外话:每次听到教父主题曲,想起我的爸爸和爷爷,我都有一种使命感,尤其是我父亲,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家族使命,我父亲是家族的骄傲,我也希望成为儿女的骄傲,我也要加油。
呵呵,知识分子家庭的《教父三部曲》!!
我赶紧生第二胎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