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锋启云涌
【摘要】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是以陆军为主战军种、空军为主要协战军种、天军为辅战军种、网军为支援军种的四维云作战样式。这里具体论述陆空天网“云作战”的运用范式、应用策略和实用要求。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是以陆军作为主战军种、空军作为主要协战军种、天军作为辅战军种、网军作为支援军种的云作战样式。由于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样式的主战和协战军种分别是陆军和空军,是战场火力打击的主要力量,具有比较清晰的主动攻击与物理毁伤能力,因而可以将其划分为进攻作战样式。当然,这并不否认陆军和空军在防御和均衡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同样可以在必要时作为防御作战或均衡对抗力量投入使用。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所谓一体,就是不区分先后主次,即不明确限定主战与协战军种,而是根据实战需要适当调整。下面分别从运用范式、应用策略和实用要求三个方面论述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具体战法。
一、运用范式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是多军兵种力量共同参与的复杂作战。这里所说的“复杂”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同为陆、空、天、网军的参与,但各军兵种的投入比例不同,将呈现出不同的整体作战价值和实战功效。而军兵种比例存在多种不同的比例结构,意味着作战方案的设计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第二层含义是,多个军兵种共同参与作战,相互之间的协同难度较大,如果考虑到作战过程中的机动与变化,军兵种协同的难度将更加巨大。第三层含义是,作战力量运用和战场机动不必严格依照固有的行动惯例,而是根据行动目标、任务需求和战场环境,积极采用变化多端且更富创意的非简单、非常规作战设计。尽管如此,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基础范式仍然具有相通之处。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运用范式可由图3.17给出直观描绘。
图3.17中,陆军为主战力量,空、天、网分别为协战、辅战和支援力量,海军为可选力量,并用不同的文字和背景颜色等加以区分。结合图3.17,在运用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时,需要注意运行流程、力量构成和战场协同三个方面。
运行流程
在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通用范式中,主干流程显示,云作战联合指挥部作为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确定作战目标与行动任务;具体的作战指挥部门负责制定实现作战目标和完成作战任务的实施方案(原案和变案);作战方案执行机构负责按照作战方案的要求,从各军兵种部队抽组和编成作战力量,构建相关的作战云(群),形成投入战场的作战力量体系;各作战云(或作战云群)在指挥运行机制下,当各项实施条件和保障要求得到满足时,便可实施作战行动,达成预期的作战目标并完成作战任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重大意外情况,或某些作战目标无法按照预定要求达成,就需要采取战场机变措施,在联合指挥部的允许下对作战目标和任务进行适当调整,而后再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目标达成和任务完成。
力量构成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力量体系主要由陆、空、天、网四个军种构成,包括由这四个军种辖属的特殊作战兵种,如,陆军航空兵、空降兵、信息作战兵种等部队,以及光、电、磁等技术性作战力量,无人机、野战或巷战机器人等智能机器军力量。陆军是主战力量,空、天、网军是联合作战行动的协战、辅战及支援力量。作为备用力量,海军也可以在必要时投入作战,尤其是海基、潜基中远程打击力量。值得提及的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无人作战力量已经发展成为未来作战的重要力量。机器军、无人装备将在许多作战场合替代人员力量,这样既可以提高作战效率、完成高难任务,又可以显著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作战成本。总而言之,云作战对参战力量不作必然性限制,只要对战局有利、对完成任务有利,任何作战力量都可以在不违反国际公约的前提下投入使用。
战场协同
参与作战的军兵种越多,意味着力量体系的结构越复杂,相互之间的协同在作战过程中将愈加重要,也愈加困难。只有有效地处理好协同问题,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参战军兵种各自的特有战力,以及力量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虽然图3.17中没有直接显示出协同关系,但其蕴含的协同问题无法回避。这里所说的战场协同,至少涉及情报协同、通信协同、目标协同、方案协同、指挥协同、力量协同、行动协同、综合后勤保障协同等方面,它们的关系结构如图3.18所示。
图3.18中,作战目标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目标;作战方案包括各层级作战原案和备选变案;力量体系包括作战云群及其中的作战云;作战指挥主要是指战场指挥,包括战略或战役级联指对作战云群的指挥,以及作战云的自协同指挥;作战行动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行动。综合后勤保障包括作战分析的技术环境,作战力量投送,被装、食物、油料等军需物资的供给,装备维修、人员救护等方面的保障。情报与通信支援,包括各类作战情报的获取与分享、作战指令等信息的传输与分发。图3.18还表明,战场协同首先是作战要素体系之间的协同,具体协同关系有,作战目标、作战方案、力量体系、作战指挥和作战行动之间的相互协同,它们与情报、通信支援以及综合后勤保障之间的相互协同。这些协同关系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作战力量体系运行效能的高低。云作战协同关系是复杂的互耦合体系,既有作战要素体系之间的协同,又有要素体系内部的协同关系。实战中应该注意的是,各种作战资源和要素都可能相互影响,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有效协同。
二、应用策略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是四维云作战运用的一种具体样式。由于陆、空、天、网四个军种作为主要参战力量,因而其应用策略既有独特之处,又比三维样式的云作战更为复杂。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应用策略,在于不同军兵种力量的配置比例和运用方式,进而产生不同的实际作战效能。下面简单论述围绕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防御策略、进攻策略和机变策略。
防御策略
作为陆地区域军事进攻中不可或缺的作战力量,陆军同样可以用于防御作战。空军行动速度较快、范围较大,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均衡性机动力量。天基制导武器通常具有战略价值,可以用于打击敌方进攻性战略力量和目标。基于作战指挥网络平台,网军可运用光、电、磁、波、网等手段,对敌方指挥控制系统、制导武器等设备实施功能损毁和运行干扰,降低敌方进攻效率。因此,基于陆、空、天、网军组合的作战云,在防御作战运用策略上可以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防御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战略防御策略。针对敌方战略进攻力量的目标体系,适当选择和部署陆基、空基、天基等远程战略打击力量;运用天基、网基力量的各类网电侦察手段,包括各种新型光电、雷达等侦察手段,对敌方进攻力量进行有效探测、感知、侦察、预警,形成陆、空、天、网军共同组成的全域侦察、远程打击、协同行动的战略防御体系。面对敌方的陆域进攻,及时发现敌方力量体系的关键部位、重要节点和进攻意图,实施多域联合的聚焦打击,破坏敌方力量体系的战略架构,迟滞敌方的突然攻击,必要时引入海基、潜基远程打击手段,全面完成战略防御的任务和目标。
第二,战役防御策略。在战略防御的远程打击体系格局下,根据地貌、气候等特征不同的若干区域,快速部署天基和网基侦察、预警力量,并结合敌方力量的特点,合理部署近中程陆军、空军打击力量,形成陆、空、网军合成防御打击力量体系,包括天基制导的定点与精准打击力量;面对敌方的战役性进攻,发挥多军兵种联合防御优势,损毁敌方的战地通信与侦察设施,打击敌方进攻力量的指挥体系,消耗或重创敌方进攻力量,破坏敌方的后勤保障环节;同时,随时调整我方力量的部署位置与结构,避开敌方报复性进攻的主要力量,降低我方力量消耗,达到区域性战役防御的行动目的。
第三,战术防御策略。针对敌方发起进攻的作战部队,运用陆基和空基近程作战力量,打击敌方突前部队,运用陆基和空基中程打击手段,攻击敌方物资补给和后继作战部队,并借助网基的声、光、电、波、磁及战地网络攻击等手段,干扰敌方进攻部队与指挥部的联系,截断敌方获取作战情报的通信路径。对敌方的整个进攻链路,实施多节点打击和损毁。必要时,在某些局部发起战术攻击,通过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方式,破坏、撕裂或截断敌方的各个进攻链条,完成战术防御任务,并对我方的整体战略和战役防御起到支持作用。
进攻策略
战场进攻策略同样可以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云的进攻运用策略。不同军兵种的战略力量可以组成战略作战云,而不同军兵种的战役、战术力量则分别可以组成战役、战术作战云。按照现代作战的大局观,大范围的战略布局是战场制胜关键。为了取得战略进攻的先手优势,基于陆、空、天、网军组合而成的战略作战云群,其设计与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合理布局战略力量。针对敌方战略目标体系,选择适当的陆基远程导弹、远程战略机种和天基制导武器等战略打击力量,同时运用可对敌指挥控制系统构成部件损毁、通信干扰或信息压制的网电攻击手段,形成战略攻击力量体系;通过对战略攻击力量的合理分置,形成既可对敌实施战略性聚焦攻击,又可避免敌方通过反击有效重创我方的云式布局。
第二,逐波打击战略重点。根据各方面的情报侦察,以及我方的迷惑式诈动和策略性佯攻,诱使敌方做出反应,进而评估、判明敌方战略目标的精确位置和力量体系的重点部位,随后采取逐波、分批的战略打击。在实施这样的战略打击时,可以运用不同军种、不同位置的打击力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高程,分别进行不同波次和批次的体系化打击行动。
第三,飘移方式聚焦打击。通常,可采用聚焦式战略打击,并在有效损毁敌方目标后,实施打击的相关力量迅速进入到飘移状态,即力量的横移、直进、斜插、分散、转移或静默,避免遭受敌方的报复攻击;同时,部署在其它部位的战略力量,接续实施飘移式聚焦打击,并在完成聚焦打击行动之后,再次进入到飘移状态;运用前期经过飘移的力量,重新配置、组成新的战略作战云,再次进入到临战状态,并在需要时,实施战略攻击。
这里只给出了进攻策略的基本框架,实际作战中,还需要具体制定更为细致的作战方案和进攻计划,用以部署和运用陆、空、天、网军及相关作战力量。此外,战役和战术作战云的进攻策略,在结构、过程上与战略作战云的进攻策略具有相似性,只是目标层级、任务内容、作战范围、力量规模有所不同。
机变策略
基于谋略的力量机动与灵变是云作战的灵魂,即便是四维云作战本身已经比较复杂,但其灵魂仍然不能失去。虽然类似于三维及更低维度云作战的战场机变,但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机动变化策略的运用难度更大、情况更复杂,具体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任务目标的变化。未来战场瞬息万变,作战任务与目标的适时调整,自然也不可避免。随着作战进程的推移,原先的防御作战可能发展为进攻作战,原先的战术作战可能升级为战役或战略作战,这些情况的出现或发生,都会引起作战任务的变化,同时要求战略作战目标有所调整。任务的变化和目标的调整,将引起作战力量结构和部署位置的体系化联动。
第二,力量结构的变化。力量体系的结构变化,将引起战力特点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可以是渐变,也可以是突变。陆军力量的不断增强,将使陆空天网一体化云作战,逐渐朝着进攻性更强方向演变;空军力量不断增加强,将使陆空天网一体化云作战,朝着空陆天网一体化样式逐渐转变,其作战攻防均衡性变得更强;而天军或网军力量不断增强,将使陆空天网一体化云作战,逐渐朝着天网空陆一体化样式转变,其作战防御的坚固性将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增加特种突击力量,如增加陆军航空部队、空降兵(伞降,索降等)部队,以及天基、空基的重型打击力量,将使原作战样式的进攻能力产生突变性提高;适时增加海基、潜基远程战略打击力量,将使原作战样式的跨域作战能力有效增强。
第三,力量位置的飘移。作战力量的位置飘移是指,作战力量火力发射源位置的横移、直进、斜插、后撤、奔袭、分散等各种位移变化。作战力量位置的有效飘移,可以增加其战场攻防的突然性和迷惑性。突然性,可使我方作战力量的战略、战役或战术攻防行动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迷惑性,可使敌方不知所措,进而暴露出其弱点,为我方的战场打击提供行动标靶。
三、实用要求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属于四维云作战样式,并拥有其自身的实施特点。因而,在其实战运用时,比三维样式的云作战要求更高,且与其它四维云作战样式有显著不同。下面主要从适用范围、装备运用、作战环境三个方面论述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的实用要求。
适用范围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主要适用于较大范围陆地区域的体系化作战,这里的陆地区域包括具有平原、山地、丘陵和湿地等地形地貌特征的广袤或复杂地域。在平原和开阔的湿地作战,陆基的近、中、远程打击力量均可以适地、适时起到主战作用,空基力量作为协同战力则不受地域限制,天基、网基力量可以充分发挥其辅助战力的价值。在山地和丘陵地域作战,陆基中、远程打击力量和相关陆战特种突击力量,可以担负主战任务,空基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战力的作战功效,天基的精确制导打击力量有时可起到关键目标的清除作用,网基的情报作战和信息干扰力量可以凸显其战场支援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讲,以往军事作战中较为常见的“空地一体战”也主要适用于陆域作战,在其名称中,空军虽然排在陆军前面,表明空军起着关键性前出打击作用,但是最终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是陆军。由于有天基和网基力量加入,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相比“空地一体战”,有更大的降维优势,因而可以遏制“空地一体战”的功能发挥,进而掌握陆域战场的主动性。
装备使用
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是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具体样式,因而涉及多种武器装备的联合运用。由于陆军、空军、天军及网军部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分属不同类型,以至于它们在作战空间、打击范围和运用方式等方面差异巨大,如何确保各类武器装备的协调使用、避免相互误击误伤,对于提高作战效率极为重要。因此,云作战要求,在联合运用不同军兵种的各类武器装备时,要事先建立一整套使用标准、规范与流程,包括不同类型装备的配置标准与规则,以及不同装备运输的技术方式,武器装备部署的间隔与距离,各种武器装备联合运用的基本规程,等等。由于针对不同层级的作战行动,组成作战云及作战云群的力量规模也将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规模的作战云,也要有不同武器装备使用的标准、规范与流程。在联合演训与实战过程中,作战部队要严格按照具体规范与流程操作装备,从而协调运用各类、各型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的自身打击功能和整体协同效能。
作战环境
作为一种复杂的作战样式,陆空天网一体云作战在具体运用时,除了需要考虑其本身的功能发挥和适用范围之外,还应考虑实战地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因为自然环境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实战效果。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山川、平原、湿地,以及地势、坡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作战人员的行动和武器装备的运用,进而对战能发挥产生不同作用。气候环境包括,雨、雾、风、雪、晴等各种天气,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不同的天气条件,对武器装备使用存在不同的影响。比如,雨雪天气时,降雨量或降雪量大小,刮风天气的风速与风向,雾天的能见度等,都会对武器装备的使用、命中率及其保养产生影响。进一步而言,这些气候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和射程的武器装备使用,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作战中,作战部队在使用武器装备时,要充分考虑地理与气候环境的影响作用,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确保武器装备的使用与打击效能不受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云作战”理论初探[J]. 中国军事科学, 2013(4): 142-151.
[2]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再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4(3): 129-138.
[3]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三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5(1): 135-146.
【友情提示】本文主要内容选自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更加完整、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参见:
1. 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云作战导论》节选系列);
2. 微信公众号:云作战(『云作战』论点信息系列)。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密;作者对在科学网所发表的“云作战”相关原创文章拥有版权,侵权必究。
【联系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