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动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bamboo

博文

忆恩师袁润章先生

已有 12675 次阅读 2012-12-20 10:4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学家, 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放飞梦想, 袁润章

    先生与病魔斗争近两月,于2006年12月20日13时27分仙逝。每忆先生之事,几乎以泪洗面,无限感怀。先生授业不断,笔耕不辍,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醉心于材料科学研究。至今桃李四海,学术影响非凡,堪称材料学界之一介大师。作为学辈,与先生共事虽有6年,因近水楼台,耳濡目染,深得教诲。虽往事如烟,仍桩桩件件,历历在目。
  先生是个科学家,也是个教育家,具有坚定和领先的科学和治学理念。青年时,先生走出大山,求学于岳麓之畔,放飞梦想于马房山(武汉工业大学校址)。先生曾为武汉工业大学校长,上任之初,学校危机四伏。这是因为学校虽根植于建材,强于建材,但因研究手段落后,师资力量差,在国内没有明显的学科竞争优势。于是先生四方奔走,终得贷款,引进了最新测试设备,在学校建起了国内首屈一指材料测试研究中心,使学校的材料研究跃上新台阶。先生积极倡导新材料研究,特别是纳米材料和材料复合新技术的研究,使我校成为全国仅有的几所纳米材料研究发起单位之一,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成为了学校进入211工程大学的资本。先生每谈至此,均为当初自己的治学理念不被他人理解而遗憾。身处逆境,仍坚定信念而力挺,最终不无证明先生的英明。先生重视教师素质培养,积极给予他们出国进修和深造的机会;同时,对本科教学严格要求,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和真才实学。每年校友返校,均不忘去探望他们的老校长,以表感激之情。先生所著《胶凝材料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构思独特,不拘一格,深得教师和学生喜爱,多次再版,迄今仍是国内高校同类教材的首选,并被广大学者所引用。先生抱病前夕立志著书,集毕生从事科学和教育之心得,惠及后人。构思良久,无耐闲日如金。而今病魔缠身,时日不多,完成此书便成先生夙愿。先生用心良苦,可谓大家风范。
  先生决策果敢,极具战略眼光,且知人善用。从创建材料学院到创建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把学校由学科单一的建材院校增强为211重点综合性大学等事例,足以证明了先生的远见与卓识。单以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而论,“材料复合新技术”的命名及含义就可见其眼光之深邃。细细数来,先生所决策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皆大获成功。如在实验室开辟燃料电池研究之初,国内外就有发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还是发展其它燃料电池之争。先生通过科学分析,果断将研究重点放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特别是车载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目前,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主流,这无疑使我校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上又占据了先机。目前,学校已承担了多项“十五”、“十一五”国家863燃料电池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及一项燃料电池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燃料电池的研究得到了省市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先生知人善用,善于组织团队攻坚。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强有力的学术梯队,以及通过精心整合学校的材料、自动化、能动、信息、设计及汽车等多个学科资源形成的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器件)、燃料电池发动机、计算机模拟到燃料电池汽车的强有力的团队,皆得益于先生高超的组织才干。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获悉武汉理工大学楚天一号燃料电池车的惊人进展后,在多个场合,对先生的组织才能大加赞赏。
  先生积极投身于科学探索,对新兴学科有着莫大的兴趣。本世纪之初,鉴于能源危机日甚,先生开始关注燃料电池,并力排众议,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燃料电池研究。一切从零开始,其过程何等艰辛,常人难以想象。但付出就有回报: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已成为国内唯一具有燃料电池芯片CCM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单位,生产的CCM已成功批量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基于CCM的燃料电池常压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使武汉成为继大连、上海之后第三个国内燃料电池研发中心。能在短短6年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先生功不可没。
  先生治学严谨、勤奋敬业,虽年事已高,仍勤于思索。先生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常让我注意收集国内外燃料电池研究的最新资料,并将文献打印出来供其阅读和研究。有时一次就打印出上百页的资料,先生却乐此不疲地抱回家细细研究。先生每晚工作至12点,上床而卧,仍要思索几个小时方能入睡。此等精神,年轻学辈尚且不及。每与课题组人员讨论,先生均能一一道出研究文献的内容,并对其中创新之处、可取之处及有待改进之处都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使学辈受益颇丰。先生有句至理名言:不汲取别人成果,一味蒙头单干,那是愚蠢;不去创新、提高,而一味跟在别人后边干,那是愚蠢至极。因此,先生始终勤于思索,敢于创新。但正是长期废寝忘食地工作,以至病魔缠身,先生却毫无察觉,最终延误了病情。即便如此,病榻之上,先生仍在仔细审阅“863”项目申请书,听取项目的研究进展,无不令学辈动容。
  先生为人诚实,平生最恨学术欺诈之事。每次与来访者进行学术交流,先生均开诚布公地阐述自己创见和思想,详细介绍最新研究成果。这与时下盛行的同行间相互隐瞒,相互压制之风形成鲜明比较。每次携同行参观,均示以实物或作演示,以取信同行。而且所到之处从不遮遮隐隐,可见先生之磊落。先生每与我谈及时下学术不端,均痛恨之,但又深感无耐,唯寄身体力行,以观后效。
  先生不拘一格,提拔青年人才。先生常言青年是学校的希望,是国家的希望。因此,先生毫不隐藏自己对青年的喜爱之情,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战斗。先生的见解是,青年富有朝气,思想活跃,可以保持自己头脑灵活。而且年轻人有闯劲,正符合先生一贯的作风。因此,先生对年轻人知人善用,勇于提携,勇压重担。如今,已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张清杰、张联盟、傅正义、唐新峰、刘韩星、陈文、余家国、官建国、潘牧、邵刚勤、周建等科研骨干及学术带头人。深感先生之远见卓识,非常人所及。
  先生一生关爱他人,宽厚他人,深得人心。我在博士后期间,先生是我的合作导师。为了攻克燃料电池芯片CCM的制备技术难题,在近一周的时间里,我近乎通宵达旦地工作,日渐消瘦。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天上午都要早早来到实验室了解实验进展,并竭力劝我回家休息,倍感温馨。先生还非常关心我出站后的去向,有心挽留,为此专门交代杜棘衡书记解决我爱人的工作调动问题,解决了我们两地分居的后顾之忧。先生还询问我的住房问题,考虑到我刚工作,生活不宽裕,主动表示要借钱给我买房。对先生的关爱真是一生难以报答,唯有努力工作,多出成绩。先生宽厚亦是有口皆碑。先生曾在80年代初看中某一年轻学子的才干,提携其为系副主任,而且力排众议,推荐其出国深造。谁知该学子却黄鹤一去不复返,多年音讯全无,可以想象当初先生所承受压力之巨大,先生却始终未曾抱怨一句。二十余年后,那位学子与先生相见于病榻前,泣不成声。然先生宽慰之,现场诸君皆嘘唏不已。先生博大之胸怀可见一斑。
  先生淡泊名利,为人谦虚,平易近人。先生一生培养学生众多,授业无数,始终将所集知识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查阅先生文著不难发现,第一作者几乎都是其学生。而且先生多次将争取到的科研项目交由学生承担,自己却较少挂名。先生才高八斗,本已是院士之衔,评审失利,却不以为然,始终心忧国家科学事业,勤奋工作。先生为人极为谦逊,每次与学生或同事讨论问题,开场白均是“我说的不一定对啊,请大家指证”。若被学生指出不对之处,先生则欣然改之,毫无学霸之气。在先生带动下,上至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至燃料电池课题组,学术民主气息蔚然成风。
    先生之事迹,如汉牛充栋,仅举其一二,以共勉,使学辈务须努力,身体力行,完成先生未竟之事业。
(注:本文曾发表于武汉理工大学报网络版 总第1495期第4版,同时发表于《梦想与追求》)一书,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1月出版,有改动)
 

 
  

 
袁润章教授与前来考察的湖北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右一)、国务委员陈至立(右三)、原东风二汽董事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正夏和科技部、教育部及武汉理工大学校领导一同在自主开发燃料电池轿车前合影。
 

 
袁润章教授(左一)为前来考察的湖北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右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右一)及陪同的武汉理工大学校领导介绍实验室在燃料电池核心组件CCM的研发情况。


袁润章教授为我校燃料电池事业的奠基人,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器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倾注了心血。目前,学校燃料电池发动机及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863科技攻关计划,袁润章教授功不可没。图为袁润章教授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到中兴通讯公司,为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汇报实验室燃料电池研究情况。

袁润章教授向来访的北新建材董事长宋志平介绍实验室在质子交换膜方面的研究进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1048-644548.html

上一篇:我与陈国达先生的师生之缘
下一篇:Nature系列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一种新的石墨烯合成方法
收藏 IP: 61.183.148.*| 热度|

27 陈小润 曹聪 尧中华 中国科大出版社 陈文锐 李璐 陈沐 陈建林 王晓恩 彭渤 马瑞 肖振亚 杨月琴 王汉森 李志俊 傅蕴德 边媛媛 鲍博 童希立 张明 罗帆 陈齐风 苏德辰 yxh3161 fansg haoye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