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屠呦呦老师去了瑞典,准备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参加一系列学术活动。借此,相关话题开启新一轮热议。科学话题的对象是小众,当然诺贝尔科学奖在普通公众中的关注度远不如文学奖啥的,科学奖获得者引起的热议也远不如文学奖获得者,所以看似更需要“炒作”一番,只要不是太离谱的“炒作”。
由于各种原因,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有各种争议,想必老先生心中也会有各种纠结和不快,但作为能在科研上做出重大成绩,又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人,无论是对付媒体,还是即将到来的颁奖致辞什么的,都会从容应对,不会有大的出人预料,不会留下太多的可供人炒作的新话题。
上周去单位,年轻的鞠编辑给我送来了他任责任编辑的《呦呦有蒿》,这周趁雾霾天出不了门,用了其中一天的时间一字一句读完了这本上架建议为“人文”的科学史类新书。
很喜欢看一些涉及历史方面的图书,也许这能够部分满足人的猎奇心理吧。当然,科学史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尽管比起政治、文化、社会史不那么诱人。历史总是被人说成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终归是有人纪录其真实的一面,科学史相对简单,较少受到歪曲。对于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青蒿素的研究发现过程,这样一个重大科学史事件,应该留下更多的相对权威的史料记载,并加以科学整理。
看得出来,《呦呦有蒿》在相关的课题研究中是花费了不少力气。当下这个网络时代,任何不同寻常的事件都会留下大量的记载,但要全面复述四十多年前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殊科研过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找齐资料都是个问题。
尽管通过相关人物的访谈,基本理清了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但仍然有许多细节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晓。黎等的论文中也提到,就青蒿素研究的大背景“523”任务来讲“很多技术档案没有得到妥善处置而是遗失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遗留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比如青蒿素获奖的相关问题,命名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文件指示,以至于这些问题到现在还存在争议。”可见,就青蒿素研究这样一个重大科研历史事件,相关史实研究基础的不足。这也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是5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采访“523任务”当时的当事人,可能就更加困难了。所以,科学史需要抢救。
就如同国务院批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项目,也不光是为了宣传老科学家,也是为了抢救中国的科学史料。可惜,一些史料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在中国的科学史上,类似这样的遗憾估计很多。我们的科学史研究存在相当的不足。加快科学史的抢救步伐很有必要。可惜,我们许多搞科学史研究的高学历学生,甚至连就业都成问题。
《呦呦有蒿》不到一半篇幅收录作者饶、张老师带领他们的学生黎几年前从抢救科学史料的角度所做的针对青蒿素发现的研究课题,史料相对最权威。论文比较详细地再现了文革中以重大战略任务下达的“523任务”的来龙去脉、组织框架、执行过程,青蒿素的发现,特殊历史时期大协作的科学研究。史实比较清晰,并好在没有刻意回避什么,突出了特殊历史时期这个科研大环境,也突出了特殊历史时期的与今不同的科研协作方式。在“文革”那个停课停产闹革命,臭老九靠边站的特殊历史环境下,作为“523任务”的带有政治色彩的青蒿素研究,能够持续进行下去,并取得成效,实乃全世界疟疾患者之幸。
“523任务”开启是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是作为涉及越南战争的紧急军工任务,“截止1971年年初,参与”523任务“的科研机构达70多家。”对于这70多年机构那些年的具体工作,我们无从了解,对于涉及众多的人物,没有多少人得记得,好在人们会记住青蒿素,记住屠呦呦。
诺贝尔奖已有百余年历史,纪录相关科学史实、人物描述的资料也不少,对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又是女性科学家,将来将如何去写?目前的出版物中,基本没有涉及这个话题,书名起得再吸引人,反正内容就那么多。许多事情还真不好说。历史需要真实,但全面才更能展示真实;科学家需要个性,但个性可能并不适合全面展示。历史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人物也是各有个性的,但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能做到实事求是,不是所有的人物都能畅快地说出真话。史实的缺失很正常,但缺了就是缺了,总比编造的好。
历史不能重演,科学史也是一样,针对青蒿素发现和屠老师本人的经历,可能并没有太多值得挖掘的东西,有些史料和人物描述的缺失并不会影响这项目成果的重要意义。相关的评述在《呦呦有蒿》书的后半部分曾庆平老师、张田堪先生、李斌记者几位我所熟悉的人的笔下,我们会有更多的了解。在此不作详述。
看到网上有报道,屠呦呦出发去领奖,领导机场来送行,老先生却有意避开领导,选择普通登机口低调登机。有个性!有人说,有个性甚至怪癖的科学家可能更容易在科研上获得成功,我们应该包容有个性的科学家,虽有一定道理,但前题是他(或她)能获得更多机会。
实事求是的科研纪录需要进入科学史收藏,但延伸出来的口号式的东西早已令人厌烦,延伸出的诸多争议也没有多大意义,凭臆想的夸大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重要的是,理顺现在的科研体制,稳定现在的科研队伍,更多在各方面关心现在的科研人员,探求更合理有效的科研合作方式。如能做到此,中国的科学诺贝尔奖会不断出现。青蒿素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况且,青蒿素相关药物开发在中国的前景并不乐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