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0多年前,有的人随着江水走了,给我们留下三天假期和美味粽子,屈老师真是好人!”。看到这一条我乐了,一扫近日心中淡淡的忧愁。这一定是爱调侃的年轻人编的,对于许多人来说,有假期就好,快乐就在眼前。
临近端午节,网上涌现铺天盖地的端午祝福,其中不乏祝福节日快乐的。可今年的端午,人们好像头一次注意到民俗专家站出来说的话:“端午节不应该互祝快乐,至多是互祝安康”。于是,满屏的“端午节快乐”大有被“端午节安康”取代的趋势。专家都说了,如果还不改,显得多没文化啊。
当然,安康也挺好,有安康才有快乐,有快乐才能促进安康,当然,二者并不能互相代替。
为什么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不外是说这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悲壮的日子就应该有悲壮的样子,不能嘴上说快乐,尽管心里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应的民俗,有N多个版本,反正我是真搞不太清楚,也不想重复那些看起来有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研究类似的民俗,只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民俗和历史考证也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明摆着的事,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已不可能找回民俗,甚至它已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也谈不上什么像样的形式。现在又加上种种混乱的说法,知道和不知道又如何?
对于一些专家眼中的民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彻底弄清楚?民俗和传统就一定那么珍贵,那么美好吗?对大多数人来说,端午节似乎只剩下了吃粽子,再加上团体组织的龙舟比赛什么的。然这粽子在我看来既不算美味,也不算健康食品,它太难消化了。早上吃了一个红枣粽子,到现在都没有消化呢。
小时候了解的端午节相关由来,只有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也许是那个时代政治宣传的需要。可想想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爱的是哪个国家,他一怒而投江的壮举是不是值得赞扬?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也有人说,端午节与纪念屈原无关,理由是在他投江之前这个驱病魔、灾害的节日已经存在,此外,还有节气说等等。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卷入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争论。一个民族的习俗能长久保留下来,自有它的道理。事实上,对现在的很多节日,人们已不再关注它的由来,只把它当成休闲娱乐,吃吃呵呵,出外旅游的快乐假期,难道不是吗?这个事实谁也不能否认,谁也改变不了。
我们为什么要抓住传统,否认现实,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端午这一天互祝快乐?快乐是最美好的祝福,天天都可以祝福的。至于驱病、驱灾,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和长久努力的方向,也需要依靠现代科学,而不是民俗形式。
事实上,现在的保护民俗、弘扬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早被商业化、利益化了。
周末和节日接续的端午三天小长假,对我来说也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应该是我在职期间最后一个假期了,很快,我便可以享受大大的长假了。想想为了纪念快乐的大长假即将到来,还是写下这千字文。节日是全民的,而假期只属于上班一族。
祝大家端午假期快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