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注定成为我的另一个生日。两年前的这个日子,正式在科学网安家。两年来,生活中少不了科学网的话题。
总会有人问,为什么要写博客,为什么要发微博?有什么切实的好处吗?点击量值几个钱?
简单地回答,这个时代,写博客,发微博,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就像有些人迷恋电视,迷恋电脑游戏,迷恋体育运动一样, 有那么一些人,迷恋往网上贴字,包括写博客。其实真正获取直接物质利益的并不多,主要获取的是精神层面的东东。
当然,说到迷恋,这个还是相对少数的,对于多数人来说,不过是相对爱好罢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迷恋上某些东东。这个与遗传基因有关。
有些人喜欢在网上购物,有些人喜欢在实体店买东东;有些人喜欢跑银行还款,有些人喜欢动动鼠标搞定。有些人几乎不上网,甚至不会发电子邮件,也并不能说他们有多苯,多傻,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人们总是用没时间写博客,没时间玩微博作为借口,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写博客,玩微博,是吃饱个撑的,没事找事。其实不过是兴趣问题,时间仅仅是个借口。不上网的人一定有他们消耗时间的更多方式。
所以,这个变革的时代,生活方式显得越多越多元化。想想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生活实在单调。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
我这个人其实是比较缺乏激情的,不太容易迷恋什么。但还是比较喜欢尝试点新鲜事物,总怕哪天脑子不动了,会僵化,会变木。
目前我有两个微博,两个博客(一个几近荒芜),都是稀里糊涂开的。当然,首先我不是微博控,因为类似这类有点强迫症苗头的东东很难找到我,因为我这个人很难专一。微博与手机总是联系到一起,如果没有手机、平板电脑这些便携工具,微博的命运可想而知。坐车、开会、等饭时动动手指,一分钟可以发几条微博,可以有图有真相,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是稍带手玩玩,顺便做个微观者,有时也小小参与一把。当然是非敏感话题,因为我不想给自已找麻烦。
不过,正因为有了写博客、发微博、论坛灌水等这样的生活方式,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那个微博,其威力大家都看到了。至于博客嘛,其影响力与微博和论坛相比显得有些逊色。但科学网不同,其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科学网作为实名博客,起码有真实的交流,大家还能获得真实的友情,这恐怕是其他博客圈不多见的。科学网是科技工作者云集的博客圈子,但科技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也是草根,都需要表达自己。
科学网博友们大多很忙,但其实都有比较好的心态,起码愿意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不容易得抑郁症。时不时在这里发发感言也好,发发牢骚也好,分享点好东东也好,精神上的乐趣还是有的。人嘛,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东东一样都不能少。
常写博客的肯定不是闲的没事的人。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倒也没什么不好,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促进自己大脑的思考,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获取有用的情报,分享有用的智慧,顺便提高一下自身素质。
开博两年,获益匪浅,这个就不多说了。特别是最近频频见博友,感觉大家见面后竟都觉得比较投缘,聊得开心。尤其发现大家的心态都不错,科学家不乏幽默,学者能够谈笑风生,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科学群体。
如果今后科学网能够有人组织就某一个主题的笔会,论坛什么的,不知可行否。其实,科学网五年多的发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我们的博客空间,可以有更多的延伸,大家一起多找点乐子,多干些事,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
最后想起前两天说到宣传科学网的事情,某老师担心宣传多了,更多人会被忽悠进来,以致有人会因此上了科学网的“瘾”,影响了正常生活,其实也不无道理。可见,科学网的巨大诱惑力。这个,还真得特别注意,奉劝那些容易对什么事成瘾的人,慎进科学网博客圈。这里可有一大批善于勾魂者。
小心生活方式病。
敲字敲得脖子有点酸,就此住笔,准备睡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