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一不留神就被科普了一把 精选

已有 5088 次阅读 2010-9-27 00:17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传播, 科学普及

最近科学网博客的科普话题很多啊,没有长篇大论,大家都是有感而发,这种交流的方式也挺好的。令人欣慰。

突然想起来科学传播与科普可能还是有些区别的,后者可能更强调受众的广泛性,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听懂你讲的科学道理,是科普的高手;能想出更多吸引人的科普话题,也是科普的高手;能用精彩的讲述打动人心,激发更多人的科学兴趣,是科普的超高手。。。看来,科学网上科普的高手们还是不少嘀。

其实,我们生活中每天不经意的谈话都可能与科普有关。时时充当着知识的传播者,时时也是知识的受众。比如,中午与北下关街道的部分政协委员聚会,席间谈到现在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米精面吃的太多,不利于健康。一个曾经在农村生活中的委员顺势就跟大家介绍起了标准粉和富强粉制作过程和成分的不同,什么“一箩到底”啊,什么“五箩、六箩”啊,连俺这个号称学农的都挺长见识的,不留神被科普了一番,也算是“吃”到了点“副食”。

每个人一生都在学习,都在接受知识,被“科普”,有些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有些是为了满足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每个人都需要表现自己,都想把知道的东东与别人分享,有的人表现欲强然,有些差些,理智的表达多些,当然也不排除“偏激”导致的背离,那不是主流,大多容易识别。

因此,科普并不神秘,它应该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交流方式,一种社会现象。到是相当一部分科学的东东多少有些神秘,不那么容易说清楚,自然也就不太适合去“普”,因为“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至于少数人参与的学者间的探讨,基本上还不能算科普的范畴吧。

就像我们会使用电视机,但不一定需要了解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只有那些有兴趣的或有需求的才会去寻找答案,去被科普。所以,没有人强迫你接受什么,除了应试教育,严格讲也没有强制性或灌输性科普一说。就像买东西和卖东西,只有买者和卖者双方的自愿选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因此,科普要作为一个营生,也应该接受市场的考验。

放着觉不去睡,又在这里乱发议论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367300.html

上一篇:推荐一个视频:一场震撼人心的爱国演讲
下一篇:产品广告中是不是多些科普比较有利?
收藏 IP: .*| 热度|

12 梁进 葛肖虹 刘立 吕喆 黄晓磊 金小伟 李学宽 吕新华 唐常杰 丛远新 曹建军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