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在中国设计之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ngfeiok 多数是设计理论成果,同时涉及其它有意思的人文话题。

博文

一位普通朋友对宜家的感想

已有 4664 次阅读 2010-4-19 14:48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设计, 宜家

逛宜家有感
       “早就听说宜家是一个好地方,是一个汇集着国际顶尖设计产品的大型家具超市,同样也是一个培养人审美观的极佳的场所。去过的人总会津津乐道的谈论宜家的种种好处,包括在价格的合理上,在材质的选择上,在功能的齐全上,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美观上。而我每次听到这些,便有种怀疑,怀疑这帮人都有种崇洋媚外的心在理促使他们夸夸其谈。于是,我抱着这种要怀疑的态度,在老公的陪同下闯进了南京的宜家商城。
       当我的视线在触及到包含着瑞典风格的家居用品时,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眼前出现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客厅、卧室、厨房,每一种风格都会带给你不一样美的享受,而每一种美都会带给你同样的惊喜与感叹。无论客厅、卧室还是厨房,里面的所有物品都不失温馨的气氛,大到沙发与柜橱,小到挂钩与灯的按钮,其款式与色调与整个空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然而,在对美的惊叹之后,让我更为震撼的是对房间每一处的合理利用。一间仅为55平米的房子,放置了种种家居用品,却在精心的装饰下,竟没有丝毫的拥挤压抑感。我曾矢志不渝的认为60平米的房子是容不得一家三口居住,但此刻,我的想法彻底改变。原来如此狭小的空间,在合理的利用之后,也会让居住的人心情舒畅,使浪漫主义者与简约主义者共同寻找到自己的梦想。
       我久久的逗留在这里,不愿离开,不仅仅因为宜家产品的美感,更因为宜家设计的理念,用美观,廉价,耐用满足中层消费着。
       我想我们也会从这里学到一种生活的理念。其实,生活无需太富裕,只要抓住身边的微小的幸福,你会获得更大的幸福;就像宜家的室内设计,只要充分利用狭小空间的每一处,你就会获得最大的空间,拥有舒适与美感。”










           上边这段小感想是转自我朋友的博客。

秋的篇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585cd0100cwr1.html

         我本身是一位设计工作者,这位朋友的小小感想,对于我们来说那肯定是显得不够专业,但是透过以一位普通受众的眼光,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做设计的要略。想必要论设计中的宜家风格或者北欧风格,估计多数普通朋友还是不甚了解,不过他们会无意识的对某种形式,某些空间更感兴趣,只这一点已足矣。作为设计师,我们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居,而是更应该亲身体验服务对象的需求。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居室设计意味着设计呢?生活的精华呀,对于一对恋人、一对新婚夫妻、一对中年或老年的恩爱夫妻或者一个有老人、年轻人和孩子的大家庭来说,不同的居室设计能很深入的反映居住对象的生活品味和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对于恋人和小夫妻来说,他们理想的居室可能不要求太大,这是他们生存于这世界的独有奢侈品,只有回到这个家,他们才有真正的归属感。而对于中年人来说,居室则可能是他们对社会的避风港,事业上不顺利了,可以回到家中找找安慰。对于小孩和老年人来说,多数更喜欢热闹的大家庭,厨房最好摆放着大型圆桌,能够供一家人坐在一个团圆桌上吃团圆饭。居室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又是奢侈品。一些普通人他们可能不理解所谓的宜家设计,也不懂得什么是设计风格,但是他们能肯定自己喜欢这东西,喜欢这种摆设。我们设计工作者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为什么北欧的东西这么受中国老百姓欢迎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其一,北欧是个寒冷的地域,他们的设计能让人感觉很温暖,温柔的轻度暖色调背景使人回到家感觉一丝温馨。其二,这些居室和家具虽然现代而又不棱棱角角,温暖的大背景中间夹杂着清新的蓝、绿色调,使我们保持清爽而不枯燥,更喜欢木材、布料的宜家家具使我们有零距离接触的冲动。其三,宜家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能够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充分的发挥一切生活功能。这也使我们有种家的感觉,排斥空旷孤独感。一切家具和空间的互相融合达到了合生万物的境界。其实作为一个家,有这三条已经足够了。当然还有一条很重要,宜家的东西不是很贵,正符合大众的消费水平,没有豪宅别墅的金碧辉煌,但也不失精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494-313703.html

上一篇:汉画像中鱼鸟图式的程式化探讨
下一篇:说说《老大的幸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