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数据能有多少?想当年微软曾宣称个人电脑512KB的内存已经足够大了,硬盘几个G就是图书馆级别的信息量。但今天再看,一个手机的数据量就远超当年的工作站了。而反观我们个人,掌握的数据量似乎变化并不大。出了学校,脑中可调用的知识被搜索引擎的便捷所代替,我们更倾向于记忆到达知识的方法或路径而不是知识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在舍本逐末还是时过境迁的发展?
如果说信息世界的知识可以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结构化的理性知识与独特的个人经验。理性知识已经伴随维基百科、互动百科及百度百科的产生而固定化,较为清晰的逻辑推理与历史沿革可让越来越多的外行迅速成为半瓶醋,这点从问答类网站的来源引用状况可见。这样有什么不好呢?掌握逻辑推理的法则,形成批判独立思考的人格,应用这些框架,把百科知识一点点的放进去然后需要的时候拎出来不是很符合认知过程吗?毕竟现在的信息量不是一半会可以掌握的。没错,信息越多处理信息的方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内容都无关紧要,例如我要回家,放在上个世纪要到火车站先查好车次时间并牢牢记住而现在车次并不重要,我花几分钟查一下票然后买好,在手机里存上一个时间提醒,让后内存就可以释放了,当回家当天我只要按照提醒的时间来到车站,刷出票来上车就可以了,至于车次只是一个用来选择与防止上错车的记号,没必要一直记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提醒尽最大可能释放记忆的空间,亲人朋友的生日,通讯录的电话号码,网站登录的密码……他们具体是什么无关紧要,有了相应的处理工具或软件,这些无聊的数字字母都不用占用宝贵的记忆空间。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我对这些工具是相当依赖的,以至于上次手机变砖,霎那间我才发现除了父母的手机号外,竟然丝毫没记过别人的手机号,不过通过云存储与同步工具,很快我就又回到了信息时代,或许对于这个时代三天的黑暗不算是世界末日,但没有电很多人寸步难行,这是个可笑的状态,人类发展史的绝大多数时间是没电的,仅仅100多年,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丰富而脆弱。没错,脆弱,人们有着挑战权威的勇气,但庞大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即便掌握了判别方法也不见得判别准确,而当知识出现矛盾时,我们对于自己信息处理能力的自信瞬间冰消雪融。或许我们是最敢于挑战权威的一代人,但也是最容易被权威知识奴役的一代人,我们可以打破一切,但不见得可以安然居住于一个无法解释的世界里,人的大脑有着天然的寻求解释的趋势,这源于进化压力让我们必须善于总结与推演以存活下来,但进化总让我们防卫过当,宗教,信仰,第一推动…如果你是完全理性的,你就不得不给自己一个形而上的东西作为思想支持与原点。从这一点上看,科学家似乎并不总是理性的,我们需要不断前行,因为我们从未满足,原点与上帝都要被拿出来检验一下,如果过分形而上,那不是科学家关心的,但不代表这就肤浅。事实上,知识的结构是层次化的但不是感情化的,肤浅与高深都是幻象而不是真实。只有接受错误才能不犯错误,这是统计理论的无情应用也可推广到更一般的认知过程:我们要接受真实世界的不完美、真理的无法获得与个人的认知偏见才能去追求完美、真理与更一般的认识。那种在所谓的神迹与神秘现象前缴械投降追求内心完满的所谓看开了才是最看不开的表现,佛家悟禅,花开见佛。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wps时,感觉无纸化办公近在眼前,效率得提高多少啊,后来看到一个调查,无纸化不但没提高办公效率,反而下降了,当然这一方面归功于很多人还不适应现代信息管理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那些适应的人怎么效率也不高呢?刚才我反复说节省了需要记忆的空间,但讽刺的是多余的空间并没有更好的利用,很多人效率很高但节省的时间都用在娱乐或更无聊的事上了,网络既提高了效率也让多余的精力有了发泄之处,可以说很多SNS网站、论坛、网游就是一些人的第二人生,展示着与现实或相似或相反的人生轨迹。我们无权评价别人的生活,只是怀疑自己的前行道路。当把多余的精力用在了另一个领域又会怎样?没错,正是不知道会怎样才去尝试,但这与沉迷于网络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菜头说,现在人就是无聊,就是精力旺盛,就是有娱乐至死的精神,这无可厚非,自己选条路走下去就是了。如果不想荒废,唉,其实何为荒废?这种道德判断的幽灵总让我们“明辨是非”,强加责任。
到了个人生活这一点,很多人倾向于追求独特的个人经验,这是另一种知识,散碎且充满主观体验但也因此更有感染力。其实,一个符合历史的认知过程就是通过经验的积累总结而不是假说的证伪来进行的,换言之,即便你不懂什么是逻辑或理性,通过经验的积累一样可以获取知识。经验,没错是经验,似乎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另一种价值更高的知识,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口碑,依赖评价。渣东上完全矛盾的评价让人莫名火起:到底怎么样啊?招聘时个人经验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人轻视学院派:你们这些书呆子,连个脚手架都不会爬,天天做着白领的梦,眼高手低无过于此。但是个人的经验事实上不见得可以推广到别人身上,只是我们需要这种知识进行参考,但参考是个很假的词,从结果上看,用采纳更真实。其实这也可以从进化上给出解释:我们对于过分抽象的概念总是无所适从的,因为生存是一件务实的工作,活生生的经验要好于空洞的理论。但身处这个时代,过分的依赖经验或意见领袖则可以说是不适应信息化的体现:我们没时间或没准备好掌握一切,所以只能听取他人意见,专业化的分工加剧了这一情况,我们依赖着别人,别人也依赖着我们,而这个圈子通常并不大。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有一个人的软件应用水平很高,更多人就依赖他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理由很简单:我不关心,有更重要的事。但事实上,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什么都不关心,说起重要的事或专业的事也往往敷衍了事。人们都在追求着一些虚幻的责任感而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做,或者简单说,心浮气躁。我们的剩余时间比古人类多太多了,但产出似乎也就那样,什么都可以找专业的人来解决而只关心所谓自己的兴趣对于缓解心理压力没有任何帮助,离开你的电脑打扫一下房间也许更让你心平气和。多积累自己的经验,加工你的经验可能会让你重新感受到理性的魅力而不是依赖别人的经验,但毕竟没有评价的商品没人敢买,这个时代给出的难题只能自己想办法。
那么你需要多大的优盘呢?其实现在的多媒体资料大都成了一次性的,所谓经典的东西早就伴随网络丰富的产出而变得小众化。娱乐精神簇拥下的人们更喜欢过程中的快感而疲于接受新的教育,所以大胆的del掉你不可能看第二遍或者从来就没看过一遍的各种资料大全吧,收集而不消化完全没意义,如果消化不掉也没有存留的意义,消化掉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也没必要留存本体,总有新东西出现的。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删的理由,但如果你丢一次电脑就会明白其实没有多少是你真正留恋的,你只需要知道名字就可以从网上找回来,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恰巧就是不知道名字是什么。那么照片呢?我所记录的成长轨迹多么值得回味啊,其实自打照片数码化后垃圾照片的数量爆速增长,有多少人是只照不整理的,我经历过胶片时代,一个卷36张左右,每张都会想好了再拍摄,然后冲洗出来放到影集里每到过年就跟父母一起翻影集。现在每个人可能都有几千张照片,也懒得冲洗都在电脑上随便看看,但你越觉得一件事稀松平常,你就越不会放入你大脑的硬盘,太廉价而且我可以不断获得新的纪录。在整理照片上你需要的只是一个不删的理由而不是删除的理由,把剩下的照片都冲洗出来吧,这样才真正有记录的价值。不要总想着有一天我会用到,到了那一天你根本就找不到。处理完这些大体积的资料你的个人文件还有多少?简历?论文?邮件?都处理了,只留下你最关心的东西,然后随便选个云同步技术在云端留个底,实时同步就可以了。那么优盘呢?其实你不需要,这是信息时代,这是云时代,信息可通过电信号自由流通,就看你会不会,仅此而已。
最后说一下信息处理,真正对你有意义的是你加工过但还没有存入大脑或者不打算存入大脑的信息,这些信息你只需要一个口袋记事本就够了,如果赶时髦,evernote、麦库记事、有道云笔记都可以,但关键在于里面的东西是你加工过的,也就是网络搜索无法复现的而不是简单的把网上看到的好文章copy一下就完了。文献阅读也是这样,你最好把你关心的知识与来源记录到EN的note或在evernote里建个笔记本聚类,否则当你想用这些知识时你还是得重新读文献。至于比较流行的结构化笔记看自己的情况,思维导图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有利于回忆。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提高效率?不,信息时代让人懒于思考,这样做是为了保存这个宝贵的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