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安全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毒豇豆、毒苹果等事件,反映了公众的忧虑,也反映出我国农业整体上病虫害防治水平还不高。尽管如此,农业植保部门并没有成为农药厂商的掮客,在各级植保部门的推动下,园地养鸡、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灭虫灯、黄板、性诱剂、防虫网、寄生蜂、捕食螨、生物农药等物理、生物、农业防治措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农田中。政府通过绿色防控项目的形式对积极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的农户、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为了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植保部门积极推荐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鼓励农户参加统防统治服务,开展农药减量控害示范研究,要求农户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确保农产品残留不超标。以杭州市为例,2011年出台了杭农质72号文件,对夏季高温季节在蔬菜上使用指定的高效双低新农药提供50%的财政补贴。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农药残留于污染。我们植保科技工作者对此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特别是比较正规的蔬菜合作社,我们都是拿起黄瓜、番茄,简单冲洗一下甚至直接在袖口擦擦就吃的(不过却坏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矩)。
前几年稻飞虱爆发、今年小麦赤霉病爆发,都说明我们还是非常依赖化学农药的(特别是我们中国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有限的土地还要用来盖别墅的情况下)。
看看不防治的田是啥样的。
怎样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资助(包括不要浪费粮食及所有宝贵的资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67-582231.html
上一篇:
农药残留?下一篇:
菜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