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需要平庸的人
(王德华)
我给学生上课讲体重、身高等生物特征的进化时,经常会演绎一下,生物中前百分之五和后百分之五(人为定义),在自然选择中是很重要的,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正态分布的特征,中间的主体是大多数。引领社会文明和思想进步的是前面的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同样危害社会、摧毁世界文明的是最后的少数人,或个别人。这两部分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无论对社会发展是促进还是危害,都是会写在历史上的。多数人,大多数人,都不会给后人留下多少记忆。我暂且定义这大多数人是平庸的人,平凡的人,普通的人。
稳定的社会,文明的社会,更需要平庸。你可以说,稳定的环境,衣食足,生活安逸,有利于科学家创新。很多人在抱怨我们当今社会环境的恶劣,缺乏创新的土壤,缺乏人才发展的保障。事情可能不是这样的。大环境对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大环境中,还有小环境,微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体的影响更重要,如家庭,学校,单位,甚至课题组,实验室。不同尺度上,影响自然不同。所以,我一直相信文化的力量,我也相信信仰的力量,也相信榜样的力量,更相信集体的力量。时势造英雄,是一种机遇。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一种生存观念。
社会需要平庸的人,需要顺服的人。从另一个角度讲,社会的发展和维持,是靠这些平庸的人来实现的。无论是酷暑严寒坚守岗位的交警,还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一直忙碌的清洁工。做早点的,送快递的,卖菜的,送牛奶的,电工,水暖工,公交司机,出租车师傅,医院、学校每个单位都有这些忙忙碌碌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人。
从牙牙学语开始,父母的思想就在影响着每一个人。从进幼儿园、学校开始,老师的一言一行就会影响着学生。随着个人成长,交往圈扩大,朋友、社会的影响也逐渐重要起来。所以,人们从小开始受到的教育和影响都是平庸的教育,普通的教育。老师是过来人,所以学校教育自然就是平庸的教育,普通的教育。你可以看看,幼儿园喜欢捣蛋的孩子,学校里喜欢问怪问题的学生,还有那些看似违反常规的研究课题的研究生,都不是受欢迎的。有了成绩,人们会去赞美,但很少留意这个做出成绩的环境和过程,条件和保证。今天的人才政策,也是同样的。招聘单位制定了条件,制定了规矩,提出了要求,需要的是愿者上钩的人,愿赌服输的人。既然我们都意识到今天的环境不适合创新人才的发展,不利于拔尖人才的冒出,那么相关单位招聘那么多人才,是不是很不负责任?
在一次期刊编委会议上,专家们对国内学术期刊如何走向世界,如何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献计献策。我提出一个问题,尽管我们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对世界科学的影响,甚至对中国科学的影响,也不是很明显,多数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都不是我国的科学家。反观我们学界的那些前辈,那些泰斗,不管是国内的,还是留学回国的,他们当年发表的论文也不全是英文的,数量也没有今天的一些科学家多,但他们对学界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思想、胸怀、气魄对我国学术界的影响深远,有些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不小,更重要的是在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受到学界同仁的广泛爱戴和尊重。很耐人寻味的是,今天一些所谓大牌科学家虽然也发表了很多有影响的论文,培养了为数众多的研究生,也有很多的光环和头衔,但却没有得到学界想象中的那种尊重。人们表现出的那种尊重,是虚伪的,是奉承,是献媚,没有任何真情,更多的是利益,他们自己也能感觉得到。这仅仅是时代不同了就可以解释的了吗?有些方面是值得反思的,如前辈科学家的工作和贡献都是建设性的,很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很多自主的思想。我国每年数以万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百万的期刊论文,引领学科发展的很少,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也少,引领国内学科发展的也不多。这就是平庸,平凡。大多数学者都在这样过日子。
社会是希望统一的,希望大众遵守规矩。有规矩,就有束缚。但没有规矩,就难以成方圆。这就需要一种协调和统一。社会需求与个性自由是有矛盾的。人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个体的存在,必须适合社会环境。所以,创新难,原创难。所以,才提倡创新,鼓励原创。
从历史看,社会发展不是平稳的,是波浪式的。动荡的社会环境,人们都在思考如何走出困境,人们每天都会面临新的问题,都会有新的疑问。何为识时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是过来人的总结。社会要发展,时局就需要变化。没有新鲜血脉,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如果想不平庸,不平凡,就需要有独特的思维,特立独行的个性。还要有壮士割腕的精神,赴汤蹈火的勇气,一路走到黑的毅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见识,视野,胸怀,每个人都不相同。自我感觉良好,有些新意的思考,在他人看来可能是见识浅薄,孤陋寡闻,属于自我欣赏,自我矫情。平庸或平凡,非凡或精英,很多时候是相对的。意识到见识短,就要努力做到自己不浅薄。我现在是这么想的,也许很浅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