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海外来信: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获学位没有必要
(王德华)
今日北京狂风大作,呼啸着。走在路上,透心凉,喘不上气。
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留学生的邮件。
这位朋友是读了我的文章“自我胡言(8):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位的规定具有潜在危害性”后,有感而发,希望给我一个支持。
读完来信,很是高兴。由于这是一位留学生的切身经历,是有感而发,有国内经历,有国外经历,又有很好的思考,我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这位朋友的经历。
朋友很爽快,同意分享。
本文题目是我加的。
来信如下:
××××××××××××××××××××××
王老师:您好!
冒昧的给您写这封邮件。
最近读了您在科学网上的博文:
自我胡言(8):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位的规定具有潜在危害性。
我觉得您的文章,一针见血,直中要害。尽管很多博主对您的看法不完全认同,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任何有见解性,建设性的意见,总会激起很多人的反对,这是正常现象。
我也说一下我的感言,请王老师指正。
国外的很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没有规定过博士毕业要发表论文,就是所谓的“无要求”,但是博士毕业的要求是:有原创的东西,为人类知识宝库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没有要求的科研探索,最终的副产品,就是很多高质量的成果,当然,高质量的论文是科研探索的一种展现形式,但是据我的统计和观察,我们数学专业的很多现在很是活跃的知名外国的教授,学者,他们在博士毕业的时候,没有任何论文发表。但是很多人一旦毕业,继续博后,或者科研,都能独当一面,很快能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性的成果。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博士期间,他们有了很多时间去自我探索,去积累,去沉淀,而不是去着急发表那几篇SCI文章。
很多基础性的学科,需要你持之以恒的工作好多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有真正创新的主意,或者成果。在这中间,你需要继续保持那种热情与激情,而不是因为别人很多文章,很多国奖,研究生奖,搞得自己失去了热情,丧失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科研氛围至关重要,国内的研究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哪有时间和心态去探索,去求知,只能去追求毕业论文要求,长此以往,只能是跟着国外的那些科研方向,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的有自己创新的,原创的成果。国内研究生毕业的发表论文要求,是有中国特色因素的。首先是研究生读研读博的功利性很大,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去找工作,大部分都不是为了追求真理,学术探索,而是为了那张文凭,如果没有论文的要求,只怕他们读完研究生,啥都没学到,所以导致研究生质量更差;其次,是导师的原因,很多导师没有时间去指导自己的学生,学生们自己放羊,最终检验他们成果的,只能是发表的论文,只要杂志接受了,导师就会知道这成果是对的,自己不用花时间去读了,将自己的责任推给了杂志。再次是答辩委员会,国内的学位答辩,真的就是走过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看到你的毕业论文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已经发表的东西,他们估计都不会再仔细阅读你的那本厚厚的论文,这也给他们减轻了工作量。综上所述,很多原因导致我们必须去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SCI论文。
我现在所在的大学,是一所很古老的大学,身边也有几位来自国内的留学生,他们尽管身在国外,但貌似还是按照国内的研究习惯进行,搞出点东西就发表SCI文章,发表的杂志甚至都不如在国内读博士所发表杂志档次高。每当聚会的时候,这些同学就会如数家珍的很自豪说自己已经发表了多少篇文章,同时也笑话老外同事没有任何文章。我是觉得,身在国外,却没有与国际同行去比较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突破性进展,有没有原始创新,而是一味按照固有的思想去读博,这真的是错失了这么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说说我自己。尽管我现在是博士最后一年了,至今也还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差。有时候,我也会受身边这些中国同学的影响,也想整点东西赶紧发几篇文章。但很无奈,也很幸运,我的导师是一个很注重文章质量的学者,他认为一般性的结果,即使发表出来,也没有多少意义。所以,我也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定程度上被国际化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很不爽,但经过这几年的熏陶,我现在有5篇文章在准备中,合作的教授有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还有法国的。我也不再着急去发表SCI,因为我在与这些教授的合作研究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学术的乐趣,真正感受到了学术的美,而不是有几篇文章那种感官上的享受。在我国外求学的这几年里,我也没有仅仅关注自己的那个小方向,而是转入了跨方向的课题,这也是未来学科的一个走向。我觉得自己就是王老师在博文里提到的:没有因为论文要求而丧失了对科研兴趣,丧失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这也算是对王老师您博文的一个例证。尽管自己学术做的还不好,但没有丧失兴趣,用事实说话,哈哈。
我想,要改变我国的学术局面,就不能整天吹嘘SCI论文大国。要让真正喜欢科研的人,去探索未知,追求学术,那样才会有创新,我们不要SCI论文大国,我们要论文的质量,要论文的影响。更重要的,从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去做自己的研究。只有让一代代人从观念上改变读博士做研究的初衷,才能彻底改变我国的科研局面。一旦观念不改变,即使很多学生出国深造,也只是换了一个物理位置而已,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研究理念,还是沉溺于SCI数量上,这样下去最终对改变科研局面,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我的一点浅薄见解,请王老师评批指正。
××××××××××××
读后:谢谢这位朋友能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研究生们知道和了解在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要求。希望他们能够明白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希望他们能明白self-motivation 是什么含义。更希望他们明白,独立思考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感谢海外留学的朋友们,能抽时间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