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一封海外来信:我们这里获得学位不需要发表论文 精选

已有 40932 次阅读 2014-12-16 21:23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研究生教育, 海外, 学位与论文

一封海外来信: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获学位没有必要

(王德华)

 

今日北京狂风大作,呼啸着。走在路上,透心凉,喘不上气。

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留学生的邮件。

这位朋友是读了我的文章“自我胡言(8):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位的规定具有潜在危害性后,有感而发,希望给我一个支持。

读完来信,很是高兴。由于这是一位留学生的切身经历,是有感而发,有国内经历,有国外经历,又有很好的思考,我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这位朋友的经历。

朋友很爽快,同意分享。

本文题目是我加的。

来信如下:

××××××××××××××××××××××

王老师:您好!

冒昧的给您写这封邮件。

最近读了您在科学网上的博文:

自我胡言(8):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学位的规定具有潜在危害性

 

我觉得您的文章,一针见血,直中要害。尽管很多博主对您的看法不完全认同,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任何有见解性,建设性的意见,总会激起很多人的反对,这是正常现象。

 

我也说一下我的感言,请王老师指正。

国外的很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没有规定过博士毕业要发表论文,就是所谓的无要求,但是博士毕业的要求是:有原创的东西,为人类知识宝库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种没有要求的科研探索,最终的副产品,就是很多高质量的成果,当然,高质量的论文是科研探索的一种展现形式,但是据我的统计和观察,我们数学专业的很多现在很是活跃的知名外国的教授,学者,他们在博士毕业的时候,没有任何论文发表。但是很多人一旦毕业,继续博后,或者科研,都能独当一面,很快能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性的成果。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博士期间,他们有了很多时间去自我探索,去积累,去沉淀,而不是去着急发表那几篇SCI文章。

很多基础性的学科,需要你持之以恒的工作好多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有真正创新的主意,或者成果。在这中间,你需要继续保持那种热情与激情,而不是因为别人很多文章,很多国奖,研究生奖,搞得自己失去了热情,丧失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科研氛围至关重要,国内的研究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们哪有时间和心态去探索,去求知,只能去追求毕业论文要求,长此以往,只能是跟着国外的那些科研方向,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的有自己创新的,原创的成果。国内研究生毕业的发表论文要求,是有中国特色因素的。首先是研究生读研读博的功利性很大,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去找工作,大部分都不是为了追求真理,学术探索,而是为了那张文凭,如果没有论文的要求,只怕他们读完研究生,啥都没学到,所以导致研究生质量更差;其次,是导师的原因,很多导师没有时间去指导自己的学生,学生们自己放羊,最终检验他们成果的,只能是发表的论文,只要杂志接受了,导师就会知道这成果是对的,自己不用花时间去读了,将自己的责任推给了杂志。再次是答辩委员会,国内的学位答辩,真的就是走过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看到你的毕业论文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已经发表的东西,他们估计都不会再仔细阅读你的那本厚厚的论文,这也给他们减轻了工作量。综上所述,很多原因导致我们必须去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SCI论文。

我现在所在的大学,是一所很古老的大学,身边也有几位来自国内的留学生,他们尽管身在国外,但貌似还是按照国内的研究习惯进行,搞出点东西就发表SCI文章,发表的杂志甚至都不如在国内读博士所发表杂志档次高。每当聚会的时候,这些同学就会如数家珍的很自豪说自己已经发表了多少篇文章,同时也笑话老外同事没有任何文章。我是觉得,身在国外,却没有与国际同行去比较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突破性进展,有没有原始创新,而是一味按照固有的思想去读博,这真的是错失了这么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说说我自己。尽管我现在是博士最后一年了,至今也还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但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差。有时候,我也会受身边这些中国同学的影响,也想整点东西赶紧发几篇文章。但很无奈,也很幸运,我的导师是一个很注重文章质量的学者,他认为一般性的结果,即使发表出来,也没有多少意义。所以,我也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定程度上被国际化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很不爽,但经过这几年的熏陶,我现在有5篇文章在准备中,合作的教授有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还有法国的。我也不再着急去发表SCI,因为我在与这些教授的合作研究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学术的乐趣,真正感受到了学术的美,而不是有几篇文章那种感官上的享受。在我国外求学的这几年里,我也没有仅仅关注自己的那个小方向,而是转入了跨方向的课题,这也是未来学科的一个走向。我觉得自己就是王老师在博文里提到的:没有因为论文要求而丧失了对科研兴趣,丧失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这也算是对王老师您博文的一个例证。尽管自己学术做的还不好,但没有丧失兴趣,用事实说话,哈哈。

我想,要改变我国的学术局面,就不能整天吹嘘SCI论文大国。要让真正喜欢科研的人,去探索未知,追求学术,那样才会有创新,我们不要SCI论文大国,我们要论文的质量,要论文的影响。更重要的,从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去做自己的研究。只有让一代代人从观念上改变读博士做研究的初衷,才能彻底改变我国的科研局面。一旦观念不改变,即使很多学生出国深造,也只是换了一个物理位置而已,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研究理念,还是沉溺于SCI数量上,这样下去最终对改变科研局面,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我的一点浅薄见解,请王老师评批指正。

××××××××××××

 

读后:谢谢这位朋友能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研究生们知道和了解在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要求。希望他们能够明白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希望他们能明白self-motivation 是什么含义。更希望他们明白,独立思考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感谢海外留学的朋友们,能抽时间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851573.html

上一篇:自我胡言(9):什么是正常的研究生培养?
下一篇:与一位美国留学生交流:不要求发论文,是要发表高质量论文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18 王振亭 梁红斌 肖重发 马建敏 罗德海 曾泳春 李东风 李天成 余国志 徐晓 刁空非 张能立 毛宁波 武夷山 褚昭明 范秀山 魏东平 姬扬 刘立 刘光银 赵序茅 邵鹏 吴飞鹏 谢普 王骥 许方杰 胡剑峰 张方坤 黄焕平 吴明火 张卫 徐绍辉 杨轶杰 林中鹿 李天翔 陈筝 胡俊 水迎波 董侠 秦苏辽 张慧铭 戴小华 刘智超 郭宏磊 毛秀光 王扬 贺宪飞 卢威 陈彬 唐凌峰 王小林 李睿蛟 葛琳 徐明昆 张骥 高建国 王振华 王春艳 李土荣 王洪昌 郭向云 刘智 刘安金 欧阳瑶 曹磊 王金良 刘士勇 吴春明 李安水 易敏 夏少波 张波 黄秀兵 黄永义 陈继红 刘永亮 徐逸鹤 周嵘 李永冲 柳顺义 赵凤光 周华 强涛 徐剑 任斌 赵涛 袁斌 米永振 赵锐 王伟 魏金本 梁光河 刘孟杰 钱玉忠 姚伯元 wgq3867 Majorite loyalSciencefan zgg m82a1 laochen76 zzjtcm nasagsfc zhoutong jiareng hahabaicai biofans kknk ncepuztf htli moneyzj lbjman suny07 xuqingzheng houniao sailboat08 shenlu bingyuan6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