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今天的学术会议“破涕为笑” 精选

已有 10870 次阅读 2013-10-19 00:20 |个人分类:科普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 南昌, 2013学术年会

今天的学术会议“破涕为笑”

(王德华)

 

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于今天(1018)在江西南昌开幕,会议的主题是“面向国家需求,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按照惯例,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每年的学术年会上都要组织一个会议专场。今年专题的名称是“动物生态与物种保护”。

 

大会秘书处发给我最后报名参加“动物生态与物种保护”专题的报告人有6人,给安排了2个小时的交流时间。这样每个报告人15分钟报告加5分钟讨论,还是很不错的。会前,有一位老师由于有紧急任务而告知不能参会。我想这样时间可以宽裕一点了,可以延长讨论时间。

 

上午清华大学的刘老师很希望交流一下她的研究成果,支持一下我的工作,问能否加进来。我说刚好有一位代表临时不能参会。等下午我进入会场的时候,看到满屋子的代表啊,心里热乎乎的。记忆中我们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历届专题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早的时间,会议室已经坐满听众了。早到的刘老师走到我跟前说,你知道你的报告人来了几位吗?我还说只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不能参会了啊。她说现在算上她,现在只有两个报告人。我的心立马吊到嗓子眼了,咚咚跳得厉害,开始喘粗气了。忙不迭拿出会议日程,一个一个念着报告人的名字,没有一个人回应,心突然又凉透了。还好,排在最后的曾老师到会了,他满面笑容答应着,很帅气啊,很有亲和力,嘴里说着“都没来”。我早就六神无主了,故作镇静,心里在盘算着今天下午这个专题我怎么进行?

清华大学的刘老师还要参加另一个专题,申请第一个做报告,我满口答应“没问题”,还叮嘱说“我需要跟第一个报告人说一声,打个招呼”。会议日程上安排的第一个报告人是我,心里打碎了五味瓶的我竟然问“第一个报告人来了吗”,见没有回音,还接着又问了一句“来了吗?”,刘老师提醒“第一个报告人是你啊”。看看,突然的打击太大了,头有点晕,我已经感觉天旋地转了。抬头看看满屋子的听众,不少朋友说是专门来听我的报告的,实际是来给我捧场的。更让我惊慌失措的是,有位不相识的朋友走向前,很热心地握着我的手,说从科学网上认识我的,很喜欢读我的文章,旁边的朋友喊着“你的粉丝”。我就开始冒汗了,后背真的流汗了。还有朋友的学生上来打招呼,我眼前早就花了,忙不迭地应着。

 

定了定神,开始学术报告。首先感谢各位前来捧场的朋友们,然后宣布今天的第一位报告人是刘老师,然后是我,然后是曾老师。如果其他报告人来了,我们再补上,如果有愿意交流的老师同学,也可以随时补上。最后,就我们三人报告,其他报告人终于没有来,有位老师电话问了熟悉的一位报告人,说正在野外工作中。

 

说说三位报告人。

清华大学刘雪华老师的报告是:小生境格局和动物多样性及活动格局的关系。

我的报告是:我国小型哺乳动物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功能的研究进展简述。

江西农业大学的曾菊平老师的报告是:濒危物种金斑喙凤蝶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性研究。

 

除了我有点紧张外,两位老师的报告很从容,有缓有急,抑扬顿挫。大学老师的演讲艺术就是不一般,很是羡慕。刘老师报告中的一个特色内容是利用红外照相机在野外抓拍到了很多用普通研究方法看不到的动物(如金钱豹等),并分析了其多样性。大家很有兴趣,讨论了很久,如利用红外相机拍摄技术可否研究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变温动物怎么办?(好像也有不是红外的相机,只要动物经过,相机就可以拍照),还有电池寿命的问题,拍摄动物大小的问题(鼠类?还真能拍摄到,还能拍到鸟类)。估计相机能记录拍照时间的话,动物的节律也是可以有信息的。

我的关于褐色脂肪组织功能的报告也引起了一些听众的兴趣。有问怀孕期褐色脂肪的量和产热的变化,有问两栖爬行动物也在寒冷季节冬眠,这些动物为什么没有褐色脂肪组织?鸟类呢?有问1551年的文献是如何查到的?有问褐色脂肪组织产热是否有应用价值?有问可否设计研究南北温热大地理尺度下动物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特性的变化,或者不同海拔高度动物褐色脂肪组织产热功能的变化?有问占体重1%左右(低于)的褐色脂肪组织,是多少物种统计的结果?具体比例是否有物种特异性?有问为什么人类幼体有褐色脂肪组织,成年就没有了呢?

 

曾老师关于金斑喙凤蝶的报告,也讨论不短的时间,如为什么食性是木兰科植物,是否有协同进化关系?产卵的温度要高于27C,且在正午阳光完全照射的时候,为什么呢?蛹从十几米的树上直接掉到地面上,为什么呢?喙凤蝶的食性?分布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配偶选择是视觉重要还是嗅觉(化学通讯)重要?有不少关于野外行为研究的建议。还有很多问题,我都记不起来了。

 

看到了吧,学术报告,热烈的讨论是很吸引人的。报告结束后的讨论问答,往往是学术报告中最精彩的时刻,也是听众和报告人思想火花碰撞的时刻。听众会引伸出很多一连串的问题,报告人也会出乎自己意料地智慧和博学,很多一问一答都是意想不到的,感觉很享受。学术报告,由于时间的限制,往往内容会精而又精。由于心理紧张,演讲时也会有些疏忽或遗忘,也会在有些方面不能展开和深入。答疑提问阶段是一个很好的发挥和补充机会,有经验的报告人会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补充和完善自己报告中的不足,延伸和拓展报告内容的局限。

 

三个人的报告时间都限制在20分钟左右,其他时间全部用来提问讨论,会议结束的时候还剩余5分钟。最后我再一次感谢刘老师和曾老师,发自内心的,要不是他们俩,我今年可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了,那不知多狼狈呢。所以我接连说了几个“要不是两位老师,我今天都要哭了。”

 

三个报告涉及到保护生物学、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以及相关的动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环境生理学等学科范畴,围绕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活史对策和行为策略,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等科学问题,这些都是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生态学一定要强调生态关系,强调适应性(不同组织层次的适应,分子、基因、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忽视了这些核心因素,生态学就不是生态学了,这是学界应该时刻牢记的。

 

我在报告中,列举了一些我们研究组的一些研究结果,也反复说明这些工作很有必要,也都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但没有原创性,都是跟踪性、尝试性的研究,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方法上没有突破,是在国内首先开始做的,属于“领域引进”。至于这类工作对国际学术界有什么影响,真的不好说,也许一点影响也没有,但我始终认为动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性和行为表现,一定有其特殊性和局域性特点,想办法找出针对我国特殊环境中动物的特殊适应方式(机理)是有原创性的。这些工作可以参考国际上的研究进展,但不深入到野外进行长期深入具体的观察和思考,永远不会有创新。

 

刘老师报告中涉及到的方法学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方法学的突破,就会有原创性的工作。追踪性的仪器设备驱动的科研,创新性很难。但根据野外研究的经历,改革创新一些方法技术手段,把普通方法达不到的,新方法达到了,就是创新。

 

生态学研究,实验室在野外。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研究空间和庞大的实验室。野外工作很辛苦,小伙子说除了爬山,还要会爬树,在森林中穿行,艰难和辛苦可以理解。不喜欢,没有兴趣,是不会做这种工作的,也不会期望有新发现,最终也会逃离的。小伙子关于金斑喙凤蝶的保护有一些比较深入的思考,这个思考也以letter 的形式发表在Science 上了。

 

再罗嗦一点。虽然专题会议不景气(原因很多,每年一次的专业会议对总会的年会有些冲击),但我国动物生态学这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一系列高质量、创新性很强的论文在Ecology, Behavioral Ecology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Functional EcologyOecologia等等国际生态学核心期刊上发表。

 

有惊无险,化险为夷,石头落地,嗓子眼的心回去了,咚咚的敲鼓声静下来了。

一点小感想。这几年,我一直在调整自己,也一直在与学生们交流,在不能改变一些方面的情况下,抱怨、埋怨都是没有用的,要变 Negative 为 Positive,这样事情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快乐生活,幸福生活,安逸生活,真是不容易。要智慧生活,更是需要智慧。

 

我个人感觉这次专题报告会可以说出乎意料地成功。我很欣慰,很高兴,算是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年会任务。感谢,感谢,many thanks.

 

有个好消息:秘书长告诉我,收到最新信息: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被评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先进集体,明天下午在闭幕式上颁奖。Oh,Yea.

 

往年的年会记录:

截然相反的2009年年会: 没有想到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这么凄凉

欣慰的2011年年会: 今年的生态学年会不凄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34106.html

上一篇:会议通知: 第三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喜讯: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被评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先进集体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39 毕重增 谢力 张红光 罗德海 刘全慧 戎可 杨会杰 文克玲 蔡小宁 戴小华 吕喆 谢强 褚昭明 李宇斌 陆俊茜 刘全生 李久煊 杨顺楷 李土荣 王琛柱 史晓雷 武夷山 沈超峰 陈永金 李学宽 李本先 薛宇 徐萌萌 蒋永华 Editage意得辑 王国强 肖协文 xqhuang biofans trtr3939 yunmu zgg woodzen fengz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