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第八届全国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随感
(王德华)
“第八届全国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9月21-23日),在紧紧张张的2天时间内,有100名学者报告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4个大会报告,96个分组报告),20名学者用墙报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国动物生态学和兽类学的各个领域,如生理生态学和个体生态学、行为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啮齿动物生物学和防治管理,以及动物地理、分类和分子生态学等,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学会几年前设立了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年度奖,这次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5位青年学者。学会还针对研究生设立了最佳墙报奖,这次会议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8位获奖人。这些措施,对于年轻学者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每次参会,总有一些收获,有些心得和感想,以下是简单记录:
1、 历史和前辈:了解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历程,对于一个学者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同时尊重学界的历史,尊重前人的贡献,也是学界要大力提倡的,是后人所应该具有的一种素养。学会的发展与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学术团体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的发展,需要一批热心的愿意奉献的“铁杆”成员的支持,离不开学者们的支持。学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年来,兽类学分会和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前辈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虚怀若谷,他们宽容慈祥,他们提携后进,他们甘做人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愿意为学会的发展摇旗呐喊”,他们的热心、热情和责任感,是学会和学科发展的动力,也是他们最大的贡献。学界应该记住他们,感谢他们。
2、胸怀和互助:生态学告诉我们,资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就会导致竞争。动物生态学的发展,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资源,需要支持。我们学界应该有一种胸怀,乐于支持学科领域中那些优秀的人才,让优秀的人才早日脱颖而出,早日成长起来。学界需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需要合作和交流。
3、视野和眼光:学问要做得精致,做得高深。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自我欣赏,做学问要海纳百川、纳众家之长,要有一种胸怀,更要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要敢于做他人不能做之事,想他人想不到之事,敢于利用新手段、新技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走得远。学问无止境,学问有深浅。学问需要一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毅力,需要眼光,需要胸怀。
4、兴趣和执着:这次会议上,武汉大学的卢教授以“暮鼓晨钟”为题,讲述了一个野生动物生态学工作者的追求和理念,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我们需要这样的理念,需要这种执着和追求。这样的境界,人会活得充实、安静、知足、快乐和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知足,所谓知足常乐。我们也知道,欲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我们也知道,权衡(trade-offs)是生物界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学和生理学原则,当存在资源冲突、利益冲突的时候,理性的权衡会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动物会告诉我们很多,教会我们很多,自然会让我们感悟很多,充实很多,纯洁很多。
5、 青年和希望:青年是未来,青年是希望。科学的希望,学科的未来,依靠青年。青年学者是科研进步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是学科进步的原动力。我们要鼓励青年,支持青年,提携青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地位和作用,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传统和精神,学界要传承这些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学界精神。忽视青年的发展,漠视青年的成长,阻碍青年的发展,也就放弃了学科的发展。
6、 规范和共识:学界有规范,学界有共识。学者应该了解和践行这些规范,维护学界的规范。青年学者尤其要关注学界的职业规矩,要有责任传承和宣传这些规矩。每个人都有遵守规矩的义务。
7、 前沿和热点:哪些领域是学科的发展有前沿?学科领域有前沿,有热点。生态学的传统发展模式需要延续和持续,随着学科交叉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每个问题都会有新的解释,如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进化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和思想,对于学科的发展是必要的、重要的,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背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