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右)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左)和吕克·蒙塔尼(中)。这是三名诺贝尔奖得主的拼版照片。(新华社/法新)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揭晓:HPV 和 HIV
北京时间2008年10月6日下午5点30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德法三科学家分享该奖项。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 因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法国两位科学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小组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的Luc Montagnier 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获奖。
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题,永远是社会和大众所关注和寄予希望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纳税人的意愿和社会的希求。除了认识大自然的规律外(所谓的Pure Science, 或者是基础理论研究),“有用”的重要的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Applied Science)是很重要的。“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是学者们需要经常思考的。当然,诺贝尔奖主要看着基础领域内的重大理论突变和重大发现,因此有理想冲刺诺贝尔奖的学者们要注意这一点。
记得在读博士期间,当时报纸上刊登了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关于HIV病毒发现优先权的争执,涉及到剽窃和造假等学术道德问题,甚至两国政府都出面进行外交协商。当然两国都意识到了HIV的未来市场价值。
记得我儿子一次曾跟我闲聊时说过,艾滋病这个领域将来肯定能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科学时报》上刊登了HIV疫苗实验失败的消息,他看了后发了一通“高论”。他曾到科学院情报中心听过华裔学者何大一先生的关于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报告,当时佩服得不得了。回到家就跟我说,你们的研究也应该这样。我赞扬了他几句后,他就更来劲了,又进一步给我“建议”说,只要你们研究组能在人类肥胖、长寿等方面有突破,科研经费一定不成问题,学生的就业和出国也不成问题。 我只是笑笑。一个高中生的话也许不着边际,他的理解自然有局限性。但是让中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进展,让大众了解最近的身边科学进展,长期以往,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应该是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科普性的学术报告进校园、进社区,也许值得尝试。
估计又要有人问了:中国什么时候能获得诺奖啊?记者们可能又要去追问杨振宁老先生了:您再预测一下,中国还需要多少年?建议记者们不要再麻烦杨老先生了,我们自己预测一下:如果学术风气不改,永远无望,至多闹个与国外共同获得。如果都能静静心,能忍受坐几年冷板凳的寂寞,从国外(高薪聘请)回来了这么多的“大腕”和“明星”科学家,相信这一天在有生之年还是有希望看到的。
读到2008年生理医学奖公布的消息后随感。
(王德华 2008.10.6)
2000年至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新华网报道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0/211664.html)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