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脊椎动物的进化生态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专题上说的几句话
(王德华)
(说明:根据当时的记录,在文字上有些新的补充。)
在10月份重庆举行的“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六届全国会员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上,鸟类学分会、兽类学分会、鱼类学分会和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等联合主办了“脊椎动物的进化生态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专题,时间是1天,内容很丰富。很遗憾,上午有几个报告没有听,下午就泡在这个专题里了。结束的时候,专题主席之一的张教授点名让我说几句话,主要是让我从动物生态学的角度谈点看法。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是挂靠在中国生态学会的旗下的,实际上这次会议的很多代表也是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的铁干支持者。学会的工作和学会的学术活动的组织,一定要有一些热心人,有一些铁干。我看到会场中多数是年轻学者和一些研究生,也就借着机会跟年轻学者说了几句话。要知道,这么大范围的一个专题,谁都难以对会议进行总结。那么多真正的专家在场,谁也不会是整个专题的“专家”,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在这个场合不知道天高地厚去班门弄斧,不出洋相才怪呢。
根据我听的报告,我列数了几条(没有考虑内在的逻辑性)。从报告安排看,主要有这些方面的成果交流(供我们组的研究生参考):
1、生理生态学 (Physiological Ecology) :一个专题这么多生理生态学的报告,这在全国会议上不多见。当然,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学研究永远的主题。动物变化多样的生活史特征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各个层次的影响(如群落结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等等)也是当今国际上的热点。很高兴的看到这次鱼类、爬行类、兽类(冬眠和非冬眠种类)都有报告。冬眠物种作为医学模型(低温医学、航天医学)是需要重视的。
2、保护生物学 (Conservation Biology):这是国内这几年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与国际上趋势是一致的。物种保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这次报告的鸟类和灵长类等,都有很好的紧张。需要给年轻学者建议的是: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不要只是博物学式的观察,要按照现代生物学提倡的假说驱动的途径去研究,行为学有许多新的课题,也是任何人没有实际观察是不能模仿的。所以我们也不要从事那些模仿型的研究,年轻学者要致力于发展自己的领域和方向,要有特色。我们国家的物种很有特色,很有地域特色,这都是我们的优势,要充分利用。
3、动物地理学 (Animal Geography):这是个传统学科,但是一直十分重要的学科。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学科发展和拖延很快,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的思维。所以,该掌握的方法还是要想办法掌握,不要掉队和落伍。博士生学术论坛那里,有些分子生物地理的报告。这个领域国内人才不旺。
4、动物通讯 (Communication):脊椎动物的通讯研究,总体看国内起步很晚,如化学通讯、声音通讯、视觉通讯等等,国内现在对于大熊猫和啮齿动物的化学通讯研究、对于蛙类和鸟类的声音通讯研究,对于水生哺乳动物江豚等类群的声音通讯研究等,都有很好的进展。蝙蝠具有回声定位的本领,是研究超声通讯的很好模型,记得以前国家有学者研究过。
5、模型动物 (Model Organism):模型动物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野生物种有些特殊的特征,无论是行为上的,还是生理、生化等方面的,都不是实验动物能代表的。尽管基因敲除技术给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毕竟不是自然的动物模型。按照August原则,任何一个生物学问题,都可能会有一种合适的动物来研究。这次报告中七鳃鳗和黄鼠冬眠等都是很好的模型,这些动物的一些发现无疑会对医学具有潜在的启发作用。
6、基因组学与进化 (Genomics and Evolution):进化的思想要加强,生物学研究已经离不开进化生物学思想了。今年是达尔文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是他的《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世界上都在庆祝这个伟大的人和这件伟大的事。我们还是要牢记杜布赞斯基的那句名言:如果没有进化的光芒,生物学的一切将毫无意义。
7、分类学或系统学 (Taxonomy and Phylogeny) :脊椎动物的传统分类学已经面临很大的问题,人才奇缺了。尽管当今要发现一个脊椎动物的新的物种是难上加难了,但是这方面的人才短缺将会导致分子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受阻。可以想象,实验室收集来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动物组织样本,如果你连起码的物种都不能确定,如何进行下一步?(不知道有无新的办法?)。动物分类学和系统学,这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学科,是需要急需拯救的学科。我们学术界应该注意到,并能采取一些措施。很高兴这次会议上,基金委的领导专门提到要加强传统动物学的研究和支持。我们期待着动物学的复苏。
(王德华 2009 11.29初稿)
(照片来自李忠秋的博客,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