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野鸡”又成热门话题。谈鸡的话题正好落在我的饭碗里,本博主是鸡博文专家,开博一周年时盘点全部博文,结果是“开博一周年:一堆鸡博文”,周均一只鸡。马上要开博两周年了,不用盘点,我心中有数,周均一只鸡不会打折扣。把“鸡”又跟“学”绞在一起,那更是撞到了我的枪口上,我就是干这行的,我是纪渻子的传人,专门训鸡。今天再呈鸡博文一篇,也来探讨一下“野鸡大学”的问题。
前两天一位亦官亦商朋友邀我茶叙,他正好有一儿子正在国外一“野鸡大学”求学,主动跟我聊起了这一话题。其实朋友儿子的求学经历我都清楚,因为他儿子求学的差不多每一步都咨询过我。朋友儿子本来考上了二本院校,也希望在国内就读,但朋友死活不肯。朋友当时咨询我的意见时,我一是从尊重孩子,二是从经济角度劝他允许孩子在国内读个二本院校,何况以后还可通过考研换个高贵的马甲。通过与朋友的言语交谈,我后来终于明白了朋友的苦衷:穷人的孩子读书,追求的是物质文明,重在致富;富人和官人的孩子求学,讲究的是更高境界的精神文明,贵在面子,人在场面上,儿女的出息是最好的面子。
谈到近期的“野鸡大学”风波,朋友满腹牢骚,他认为抓得过火了点,尤其是中国的教育部还跑到人家美国去调查,更不应该。他说,“野鸡大学”在中国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遍地都是,曾经那些个函大、夜大、D大等,不就是“野鸡大学”吗?你看官场上,当权的很多都有“野鸡学历”或“野鸡文凭”,特别是在县级及以下的基层,持正规文凭或“家鸡文凭”的人都被“野鸡”领导和指导着。他接着说,今天国内的“家鸡大学”跟“野鸡大学”也没多大区别了,大学里有几个老师在安心教书,有几个学生在认真学习,教和学的方式跟“野鸡大学”没有二样,只不过是披了一件合法的外衣而已。他越说越气愤,中国不是说不干涉别国内政吗?教育部要查就应该先把自己的大学好好查一遍,你要管人家野鸡不野鸡干吗!这年月,不管家鸡野鸡,啄到米米就是好鸡!
我一直耐着性子听着,这最后一句话启发了我。对呀!老美的“野鸡大学”那么火爆,关键就在于有朋友这种思维的中国人太多。“不管家鸡野鸡,啄到米米就是好鸡!”看似公平,其实它蕴含和滋生了更多更大的不公,具体体现在取得“鸡文凭”后如何啄到米米这一关键问题上,道道儿太多太深。朋友发出这种豪言壮语的底气从何而来?是来自他还是来自他儿子?其实对他儿子来说,别说“野鸡文凭”,就是没有文凭,他儿子照样会啄到米米。这能说明“家鸡”不如“野鸡”吗?美帝国主义的“野鸡大学”既不坚持资本主义的办学方向,更无意为我社会主义服务,它们其实是为我神州大地上像朋友儿子这样米米在望的年轻人补票(文凭)的,中国现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很多地方设了那么一条红线,要那么一张票。
如果把朋友的话扩充一下,附加上限制条件: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如不拼爹、不拼关系),不管家鸡野鸡,啄到米米就是好鸡,朋友还会把儿子送到“野鸡大学”去吗?美国人自己不上“野鸡大学”,因为美国啄米米的竞争环境相对公平,他们知道“野鸡”在美国是死路一条。在咱中国能否啄到米米,虽然文凭一定要,但也只要文凭不一定要水平,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不是决定因素,背后的力量更重要。持“家鸡文凭”的北大才子在菜市场卖肉,管着他的是一堆持“野鸡文凭”甚至没文凭的家伙。至于今天中国的“家鸡大学”正在沦为“野鸡大学”,我看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不管家鸡野鸡,啄到米米就是好鸡”观念的冲击:“家鸡”不一定啄得到米米,“野鸡”倒一般是米米在望。中国社会的进步就在于“家鸡”“野鸡”都是鸡,票票平等;中国社会的悲哀就在于票票平等之后的八仙过海:有些人拿着前排票但进不了场,有些人拿着后排票甚至不拿票却在悠然地看大戏。
寒门子弟手持“家鸡文凭”,也不知道米米在哪;纨绔子弟一纸“野鸡文凭”,照样全盘通吃。官人富人说出“不管家鸡野鸡,啄到米米就是好鸡”的豪言壮语不足为怪!训鸡宗师纪渻子训斗鸡之秘诀,特别是训战无不胜的牛B斗鸡之秘诀,不是去训打斗的本领,而是要镇灵光的脑袋,灭高调的威风,将活蹦乱跳、趾高气扬的鸡训练成呆头木鸡之后,几矣(差不多了)。“野鸡大学”的训鸡方式比纪渻子更进一步,直接从呆头木鸡训起,因而其毕业鸡自然是天下无敌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