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自杀是一种病,需要重点研究 精选

已有 5971 次阅读 2015-11-26 10:08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自杀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行为。抑郁症是自杀的头号杀手,在自杀人群中,有近8成的人患有抑郁症。近10%的抑郁症患者会试图自杀,但是也有10%的自杀者没有被发现任何精神身体异常。

有没有可能用药物来避免自杀行为?这是最近一项临床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该研究也试图了解试图自杀者大脑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自杀形成的大脑工作基础,而不是单纯的精神异常。

该研究项目最近启动,将招募50名最近2周内试图自杀的患者,患者对照组是40名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但从没有自杀试图,正常对照组为40名健康人。美国国立精神健康研究院NIMH精神病学家Carlos Zarate等将对这三组受试者大脑进行比较,希望能了解启动自杀行为的大脑工作基础。

Zarate团队还将给试图自杀患者服用一种麻醉药物氯胺酮,最近研究发现这种药物对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并能快速抑制患者自杀念头和行为,抑制自杀念头的效果甚至可发生在其他抑郁表现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意思是有研究证据表明,氯胺酮可能是一种治疗自杀的特异性药物。这种药物效果可以持续大约1周。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氯胺酮抑制患者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大脑内产生自杀想法的神经回路。但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John Mann说,处于失业丧偶等强大应激时,患者试图自杀时脑内基因表达和化学物质也会发生明显异常。

证据表明自杀存在遗传倾向。例如自杀者的后代自杀次数比普通人高许多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精神病学家Fabrice Jollant认为,影响自杀的遗传因素一般不是特定的精神疾病,更可能是冲动和错误判断个性导致。他曾经发现,这些有自杀家族史的患者在玩测试决策赌博游戏时,往往比常人冲动。

也有科学家寻找自杀者的生物标记物,以用作临床上筛选和诊断自杀高风险人群。印第安纳大学精神病学家Alexander Niculescu等确定了6个与自杀相关的基因。他的小组发现,结合这些生物标志物,用手机APP软件就可以预测那些人容易自杀,其准确度可达到90%

Mann使用PET扫描对试图自杀者脑内五羟色胺分子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患者和自杀死亡者大脑内五羟色胺的变化类似。虽然抑郁症患者脑内五羟色胺水平也会发生改变,但是自杀者脑内五羟色胺和无自杀企图的抑郁症患者不一样。自杀者脑内五羟色胺水平变化更为剧烈。

深入理解自杀的生物学基础能带来更好的预防自杀的药物和方法。但是类似Zarate现在的研究会面临很大的逻辑和伦理学挑战。科学家必须确定那些刚刚自杀未遂者是否可参与该研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家Michael Minzenberg对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了解,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处住房。Minzenberg认为,自杀未遂者属于特定人群,需要专门研究。

这些的学者认为,研究自杀有特殊价值,这些自杀未遂者需要特别照顾和治疗,这样研究的整理效益非常高,任何风险在生命面前都是苍白的。现实是许多临床试验都会把自杀高危人群排除在外,所以对这些人的研究数据非常缺乏。Jollant说,我们不应该用从试验中排除这种态度来对待这些人,我们太需要认真了解和研究他们了。

自杀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自杀率为14.5/10万左右,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国是自杀高发国家,自杀率呈现农村高于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老年人高于年轻人的特点。据原卫生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自杀率为6.86/10万。其中农村自杀率10.01/10万,中小城市是8.37/10万,大城市的自杀率是6.41/10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38666.html

上一篇:美国科学家制造出可传染抗疟疾基因蚊子
下一篇: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不同头颅的“鬼虫”
收藏 IP: 116.246.19.*| 热度|

17 陈南晖 谢平 文克玲 蔡小宁 李亚平 陆玲 杨正瓴 李宇斌 高建国 王家冰 李土荣 shenlu biofans decipherer zhyzh yunmu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