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基础和转化研究的逻辑 精选

已有 4197 次阅读 2015-9-29 16:01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有学生最近与我探讨关于气体效应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她是希望研究氢气是否能影响表观遗传学,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并不是我觉得这个一定就是氢气效应的基础,只是从几个角度考虑这个思路的可行性。首先,氢气效应研究是研究热点,也是我们关注的领域,选择氢气研究没有错,我肯定会支持。其次,氢气对表观遗传学影响的研究目前没有任何报道,如果发现存在联系,无论是甲基化,还是去甲基化,还是乙酰化,甚至是非编码RNA,都是新的现象,对理解氢气效应基础都有贡献。其次,从理论上,氢气产生的效应十分广泛,对各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各种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这些疾病都或多或少和表观遗传学存在密切联系,氢气对这些疾病治疗过程中,也必然和表观遗传学存在关系,虽然无法确定这种关系是不是氢气作用的基础,也难以确定这种影响的贡献度,但是这种关联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是可行性的重要基础。最后,虽然氢气选择性抗氧化被广泛接受,但氢气作用的本质机制并不清楚,这一领域的学者并没有非常理想的思路确定其机制,也缺乏足够的资源开展深入大规模筛选性,如各种组学的研究,因此仍然处于打靶或钓鱼研究阶段,那么利用表观遗传学这个热点研究,开展氢气效应的机制探讨,是值得尝试的研究。

不过随后学生提出,假如我们发现氢气能促进或抑制某种表观遗传学过程,那么这种影响一方面可能意味着对机体有好处,另一方面,影响到表观遗传,意味着是对遗传表型产生巨大干扰,这不是说明会产生很大风险吗。我觉得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整个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生物医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我用例来说明,当前临床上非常成功的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该药物研究是基于胆固醇合成研究基础上,通过寻找能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分子发现的药物,这种药物通过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最后被先后证明能降低人类血液胆固醇水平,改善动脉硬化并能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因此是非常成功的一类药物。但是如果从理论和逻辑上,我们可以注意到,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细胞合成胆固醇是维持细胞功能的重要环节,抑制这一过程理论上会干扰我们的细胞功能,难道我们不担心这种药物的潜在巨大副作用吗。其实当前临床医学和药学并没有进入可靠理论时代,许多药物的研究是通过生物学的局部进展,寻找确定性干扰药物,然后通过药物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逻辑,评价药物的可用性,每个步骤都是试探和确认,不会简单按照理论逻辑去冒险使用。因为我们对生命过程,尤其是生命的整体规律认识不全面不系统,根本不可能用一个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理论推演,指导临床和药物的使用。所以说,不要从某一个作用是否有害或有利去思考,基础医学研究只需要从有影响,有作用这个前提出发就可以,不能过于强调其应用性和转化性,虽然我们一直渴望自己的研究能走向临床和应用,但从研究的逻辑出发,有表型就有论文,研究的逻辑就是这样,有应用的发现是可遇不可求的,主要是靠运气,因为10个人研究,9个以上没有应用价值,这是现实。

关于氢气的研究,就是一个特殊的项目,这个研究从开始就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因为这种气体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性,这是几十年前就已经被科学家确认的结论,国际相关学术机构都明确氢气是绝对无毒的中性气体。当然使用的另外一个前提是效果,可喜的是,经过短短八年研究,氢气对许多疾病的潜在治疗价值越来越明确,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虽然我们现在仍然无法将氢气作为一种药物给临床医生推荐,但是作为一种保健工具,是非常值得许多患者尝试使用的。我的观点是,不一定有用,但一旦有用,你就大赚了,因为你找到一种可以长期使用不担心毒性的简单保健工具,况且有效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对结肠炎、便秘、代谢性疾病等非常值得尝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24336.html

上一篇:氢水是预防结肠癌的秘密武器
下一篇:华裔教授杨培东获2015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12 陈智文 杨金波 印大中 白龙亮 杨正瓴 赵凤光 李土荣 陈明路 王达伟 biofans yunmu w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