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世界最先进海底机器人失联

已有 5191 次阅读 2014-5-13 16:49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深潜器是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活动深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员活动的水下作业基地。深潜器是海洋科学家研究海底的重要研究工具。

世界最先进的水下无人深潜器Nereus(内雷乌斯)上周末丢失在海底,返航可能无望。在希腊神话中,Nereus是海神Pontus的长子,类似我们中国神话中海龙王太子的意思。

Nereus属于美国麻省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院,它既能通过遥控操作自行下潜到数公里海底执行任务,也可以自动在海底潜泳。510日,这个先进的无人深潜器正在新西兰克马德克海沟Kermadec Trench9990米水下执行任务时失联。Thomas G. Thompson船上的工作人员当时正在操纵Nereus,海面漂浮物中发现了Nereus上的物品。他们推测是给Nereus在海底提供浮力的一个陶瓷球。

麻省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院的生物学家Timothy Shank对次表示非常难过,因为这家伙帮助他们对过去从没有看过的海底进行观察,能帮助解决一些海洋,特别是海底的科学问题。Nereus造价为800万美元,2009年第一次试下水。虽然寿命短暂,但出色地多次完成了水下勘探任务。

http://blogs.nature.com/news/2014/05/cutting-edge-research-submersible-lost-at-sea.html

   深潜器历史回顾

1928年,一位美国人,奥蒂斯巴顿发明并建造了第一艘球形深海探测装置。该装置通身都用钢铁建造,它可以从一艘水面船舶上通过连接的电缆下潜到海面之下。1930年,巴顿和另一名博物学家威廉.彼博一起乘坐这个球形装置下潜到了距海面245米的深度;1932年,他们又下潜到了923米的深度——这一纪录直到15年之后才被打破。后来彼博写了一本书《半里海底》,他在书中详细描绘了所见到的奇异的海底生物。这些生物听起来就像是从外星来的,因此很多人怀疑彼博是在撒谎。不过,他并没有撒谎,海底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另类世界。

接下来在深海探测技术方面的重要进步就是由瑞士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发明的深海潜水器。该潜水器在巴顿的球形深海探测装置上加装了升力和推进装置,看起来比较像一艘粗笨的深海潜艇。如果把巴顿的球形深海探测装置比作水星太空船——功能和机动性非常有限,那么皮卡德的深海潜水器就是双子星太空船。皮卡德在对部分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之后,建造了第二艘潜水器并命名为“迪里亚斯特”号。1957年,美国海军购买了“迪里亚斯特”号。1960年,皮卡德的儿子雅科斯和美国海军上尉唐.沃尔什搭乘“迪里亚斯特”号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距海面10916米。之后的二十年中,改进型深海潜水器“迪里亚斯特2”号一直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它承担了许多深海探险任务,包括搜寻美国海军失事的“天蝎”号核潜艇的残骸和打捞坠入海底的航天器装置。

不过最著名的栽人深潜器是“艾尔文”号,1964年专门为美国海军建造,并由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院使用。“艾尔文”号可以搭乘3名研究人员,并且能够下潜到4500米的深度。在将近40年的服役生涯中,“艾尔文”号一共有4000多次深潜经历。它找到了美军丢失的氢弹,勘测过海底火山口。另外,它还是第一艘到访过泰坦尼克号沉船的载人潜水器。不过“艾尔文”号曾经发生过一次事故而沉入了海底(无人操作)。过了整整一年之后,它被打捞上来。

深潜器是一种能在深海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设备,分民用和军用两类,具有军民通用性质,一般不携载武器,吨位在2080 吨左右,个别达300400 吨,潜水深度一般为20005000 米左右,个别达 11000米。现在正在使用的遥控机器人/深潜器绝大部分是依靠与舰船联接的缆线操纵行动。这次丢失的内雷乌斯号正是这种无人深潜器或水下机器人。希望它也像他的哥哥“艾尔文”号一样,能被打捞回家。毕竟丢失的海底位置很清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94071.html

上一篇:梦境控制
下一篇:氢水在肝脏器官移植中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收藏 IP: 112.65.229.*| 热度|

4 刘洋 袁海涛 张南希 孙爱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