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科学》将有开放获取杂志 精选

已有 20169 次阅读 2014-2-13 16:21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自然》和Plos One不同,同是世界出版领域的大腕,《科学》杂志在当前开放获取的历史潮流面前似乎一直不为所动。不过,最近《科学》杂志终于按捺不住,已经准备2015年启动自己的开放获取杂志。这个计划中的开放获取杂志名字Science Advances也非常响亮。这是《科学》后台老板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今天在芝加哥年会上发布的最新消息,《科学》主编也迅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文章,大力宣传《科学》自己即将出生的新儿子。

《科学》主编Marcia McNutt说,Science Advances 将参照 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的编辑标准,致力于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这暗示着AAAS将对新的杂志质量有比较高的期望,不会单纯为了丰厚的利润发表一些灌水论文。

杂志将依靠作者支付出版费运行,这是典型的开放出版模式,AAASCEO Alan Leshner说,新杂志收费的标准将参考同级别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4800-5200美元)。 LeshnerMcNutt在明天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解释,新杂志将吸收研究人员加入编辑队伍,而不是采用完全独立的专业编辑人员。Science Advances的启航将给现在热闹的迅速发展的开放获取出版市场增加了新的重要成员。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出版商和学会都在摆弄自己的开放获取生意了。这意味着传统的出版模式确实存在扩张困难的局面,无论你是谁,都不得不接受这种新得出版模式。汤姆森路透Web ofScience得资料显示,2002年,开放获取发行得论文数量只占有2%得市场份额,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11%

《科学》主编热情洋溢的文章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4/02/11/science.1251654

AAAS是《科学》杂志得出版商,致力于促进科学服务于全人类。《科学》得主要职责是将全世界最好得科学在最大范围内传播。随着科学研究得投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高质量得研究不断涌现,但是《科学》能容纳得数量有限,无法跟上时代得步伐。一些非常重要写作上乘并能引起广泛兴趣得佳作不得不因为空间限制被拒稿。尽管有许多高水平的杂志可以给这些作者提供理想的发表去处,但许多作者仍希望发表在《科学》这种质量高发表速度快读者群大的著名杂志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扩展目前《科学》杂志的收稿范围,如不仅局限于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社会科学等论文类型。AAAS将在2015年正式启动一个新的数字化期刊Science Advances

新杂志和《科学》一样,鼓励发表具有变革意义的研究论文。AAAS认为,现在科学已经变的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因此不限制具体的学科类型,以提供一个可以灵活涵盖多学科的杂志。新杂志将致力于提供快速发表的途径,只接受综述和论著两类文章,一些比较优秀的文章将会在《科学》上通过新闻和评述进行推荐。

为了方便作者和读者,新杂志将采用开放获取模式,这种出版模式使通过作者提供出版费来运行。通过这种模式,出版规模只需要根据论文的质量,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制约因素。通过数字化出版方式,所有论文一旦被接受,都可以立刻允许所有读者免费阅读。《科学》长期努力使世界最穷的国家可免费阅读同行评议论文的权利,Science Advances将让AAAS成为基于互联网的最大的国际科学家社区,这些科学家都希望能最快速了解最新的科学成果。

新杂志将采用许多学会期刊的编辑模式,主编领导一大批副主编,这些副主编将由活跃的科学家担任。行政工作将由《科学》杂志总部负责,以快速提醒审稿专家,并保持稿件处理速度。那些由于出版空间问题,而无法在《科学》《科学转化医学》《科学信号》发表的论文,可以自动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注意这个规定将会导致这个杂志上不同论文的档次会有巨大差异,被《科学》因为版面被拒的稿件,有谁愿意直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除非这个杂志的影响力真的足够大)。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论文发表过程不必要的审稿负担,加快学术出版的速度,缓解审稿专家的压力,减少作者反复投稿的可能。

ScienceAdvances和《科学》的编辑模式不同,论文一旦接受可以立刻被公开,接受论文的唯一标准使论文的质量。接下来的几个月,新杂志希望招募杂志主编、副主编和首发论文,希望这个新杂志将成为科学社会阅读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新工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67178.html

上一篇:科学家真懂统计学吗?
下一篇:科学家具备规模培养血小板技术
收藏 IP: 58.246.102.*| 热度|

31 苏德辰 陈辉 张南希 刘立 喻海良 郑新奇 高友鹤 Editage意得辑 许培扬 张云扬 孟庆勋 廖晓琳 任胜利 段庆伟 李伟钢 唐凌峰 何学锋 汤济鑫 宁笔 曹聪 沈斌 杨金波 钟灿涛 zhangling biofans truth21ct xuexiyanjiu crossludo yunmu dulizhi95 acadsc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