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到底如何破除“SCI迷信”? 精选

已有 11607 次阅读 2013-12-3 16:3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看到中国科学报刊发的文章:“钟万勰院士:科研领域须破除“SCI迷信””,仅看看题目,觉得应该有点好内容,但看过内容觉得院士的一些看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第一段非常不错,过分依靠SCI作为科研评价的标准,显然是我们不够自信,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随后院士认为,计划经济的余毒是导致目前我国科研过分追求短平快的风气。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科研工作其实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浮躁,虽然不能说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科学多么辉煌,但至少我们也做出许多科技成绩。现在也不能说我们的科技没有进步,但浮躁的程度确实非常严重。这显然不好用计划经济作为原因。其实我们现在的科研浮躁正好是因为不正常的市场化导致,如果只是计划,反而没有人去浮夸,浮躁的程度可能会降低。正是因为把市场竞争作为科研管理的方法带来的一种后遗症。最近听几个在企业作技术的朋友说,国际上真正领先的技术在企业,大学一般并不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个人认为,科学技术领域不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而应该计划和市场配置相互结合才更理想。特别是技术方面,重大技术应该是依靠计划和大规模作战,小型领先技术应该主要依靠企业,把企业作为创新的真正动力,特别是应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把私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利用好,通过竞争把国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钟万勰院士认为,SCI的主要作用是了解国际最新进展,这显然不是那么合适,似乎我们只需要阅读这些文献,依靠别人提出的新观点,做出的新发现,我们弄技术就可以了。如果从技术角度,这没有不可以,其实国际上做技术的大多如此。这显然有不希望我们自己开展理论和基础研究的潜台词。基础要不要的问题,有过许多争论。作为一个有梦想实现强国目标的国家,基础理论研究,为人类知识作出应有贡献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即使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必须重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者,选发表中文和SCI论文应该是自己决定。但是现实是许多中文论文的档次,在整体上距离SCI十分遥远。

我们的愿望是将来中文可以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主流语言,但这只是梦想。重视SCI,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仍十分需要,但评价学术水平要立足研究内容,不能依靠杂志级别,但杂志级别是评价论文很重要的标志又是显然的理想标准。

最好的评价方法并不是彻底否定SCI,而是应该利用各种指标,建立我们可行的学术同行评价模式才是更好的选择。

 

 

钟万勰院士:科研领域须破除“SCI迷信”

钟万勰

 

■本报记者 陈彬

 “国内在衡量科研能力的问题上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分倚重SCI论文,这显然不是我们该走的‘正道’。”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钟万勰表示,对于SCI的过分迷信,表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制并不完善,也反映出国内科研人员缺乏“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

 “在我国,计划经济曾持续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这种影响在科研领域依然没有完全消除。”钟万勰说,其表现就在于追求科研成果的短、平、快,片面强调“国际领先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发表多少SCI论文便成为衡量科研能力最简单的评价标准,但这样的标准真的“科学”吗?

钟万勰以自身为例,认为其最好的科研成果,多是在不起眼的中文杂志上发表的。“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杂志审查其实也很严格,学术水平并不低;另一方面,一项成果的好坏还要从使用和前景考虑。我从不追求西方的所谓‘标准’,只要我的文章是正确的,自然会有人欣赏,不在乎发表在什么杂志上。”

钟万勰表示,对于科研而言,SCI的确有其价值,但这种价值仅限于参考,了解一些最新学术信息。然而目前,SCI俨然已成为科研的“指挥棒”。“要知道,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更重视本国著名大学的学位,我们为什么不能向他们学一学呢?”

钟万勰强调,我们当然要承认西方科技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薄弱的研究环节。当我们通过自力更生,真正取得国际一流的成果后,自然就成为相关科研领域的领跑者。

如今,我国的科技力量早已成长壮大,更没有必要在西方面前丧失自信。“要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根本不是什么SCI。我们只有早日破除对SCI的迷信,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

 “计算科学、基于模拟的工程以及CAE软件是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技术,但目前这一领域的市场几乎被国外垄断。”钟万勰说,“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也来自于SCI迷信。”

钟万勰认为,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研发需要高水平团队及长期的坚持,目前对SCI的依赖几乎将国内相关研究队伍完全打散。而大连理工大学在这一方向上已坚持了40余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自主研发出新一代SiPESC软件平台,构建了显著的技术和算法优势。

 “我们支持SiPESC发展,就要打破SCI迷信,虽任重道远,但充满希望!”钟万勰说。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46770.html

上一篇:重新认识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意义
下一篇:Google scholar又增新功能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28 杨正瓴 喻海良 孙爱军 宁笔 郑小康 孙平 任国玉 许培扬 郑永军 赵序茅 戴德昌 曹聪 吕喆 季丹 王涛 张南希 吴桂生 汪晓军 曹建军 曾葆青 段庆伟 唐常杰 zhangling ncepuztf zhouguanghui tianyuthu yunmu RockCyc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