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在的科学研究虽然在规模上已经非常客观,具体表现在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等都可圈可点。
当然我们的整体表现似乎是数量多,质量差,距离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想都不敢想,量多质次是我们一直没有太大自信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把标准降低一些,我们的进步特别是相对进步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例如我们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杂志上的论文从过去的个位数到现在的数百,这显然是很不错的成绩。无论是和我们过去比较,还是和国外整体发展速度比都有很大进步。
作为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一种重要标志,是在国际重要期刊上担任编委的数量,《细胞》是生物学领域最顶级的杂志可以说没有太多异议,过去我们可以为国内学者可以发表一篇论文而举国兴奋,现在已经可以经常看到中国学者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论文,甚至在一期可以看到数篇的情况。但是比较让人纠结的是,那么多高水平的中国生物医学学者,过去竟然没有一个在这个杂志上做编委。不过现在好了,该杂志一下给了中国学者2个名额“曹雪涛、邓宏魁当选《细胞》杂志新一届编委”。而且这两个学者分别代表两类不同的学者类型,曹雪涛是土生的中国学者,邓宏魁是美国的博士,不过现在都在中国工作,这就足够了。
相信不久以后,中国学者在这种国际顶级杂志做编委的会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地位增加的象征,显然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关于积极审稿问题评论:在杂志做编委是一种承认,也是一种责任。中国许多学者过去不太注重争取这方面的机会,其实获得国际杂志编委有一些技巧,首先要有学术地位支持,其次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和主持国际会议,积极认真给国际杂志审阅稿件。我了解的情况是许多国内学者对审阅英文稿件是能推就推,这显然是错误的做法。原因可能是英文水平问题,感觉没有太大意义。其实做国际杂志审稿专家在学术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资质。例如美国技术移民的加分标准中就专门有这样一个项目,所以许多国外年轻的学者都会主动申请获得一些审稿资格。我们对送上门的好事都推托显然是错误的。我猜测这两位教授肯定给《细胞》杂志干过不少活。
曹雪涛、邓宏魁当选《细胞》杂志新一届编委 |
|
近日,《细胞》杂志公布新一届编委名单,第一次出现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这表明中国科学家的工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细胞》杂志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1974年创刊至今近40年间,一向以学术严谨、评审严格、发表具有重要意义原创性科研论文为主。
曹雪涛是著名免疫学家。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亚洲大洋洲免疫学联盟主席、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候任主席。在天然免疫、免疫调控与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以通讯作者在《细胞》《癌细胞》《自然免疫学》等SCI杂志发表论文210余篇。
邓宏魁是著名细胞生物学家。1995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于纽约大学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4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实验室,主要从事细胞分化、干细胞工程及其再生医学研究。曾在《细胞》《自然》《科学》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