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天使细胞wi-38凌空出世(3) 精选

已有 9010 次阅读 2013-6-28 09: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天使

续前文

1962Hayflick拿到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时,Hayflick已经不能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院的手术室拿胚胎组织,他向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病毒学系主席Sven Gard求助,瑞典堕胎当时合法。19626月,Hayflick拿到将来培养成WI-38细胞系的胎儿肺组织。细胞被培养几星期后,细胞终于在培养瓶底部长满,他将细胞分成两瓶,长满后分成4瓶,然后是8瓶、16瓶。。。。。当细胞被传代到第9次后,已经有数百瓶了(理论计算为512瓶)。

1962731日,Hayflick雇了一批技术人员将这些细胞分装成800个小玻璃安瓶,快速用煤气喷灯封口。然后他把这些宝贝儿转移到Wistar研究所一个地下室的液氮罐内。

Hayflick一年后获得来自瑞典的资料,确认胎儿的妈妈爸爸没有恶性肿瘤和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原因是准备开发疫苗的公司需要这些资料。

虽然有迹象表明,胎儿母亲同意使用这个组织,但记者不能确认是否果真如此。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伦理学教授Niels Lynöe认为,瑞典当时的法律并没有规定这样的知情同意,和美国一样,瑞典在科研的伦理学方面哪个时代都很欠缺。直到1964赫尔辛基宣言才被世界医学学会接受。斯德哥尔摩医学历史学家Solveig Jülich说:“瑞典上个世纪60年代知情同意条理被强制执行前很长时间内,胎儿组织被作为科研使用都不需要经过父母的知情同意。”

Hayflick这些WI-38安瓶分发到世界各地。为保证细胞活力,运输这些细胞时,Hayflick采用小型液氮罐。通过这种方式,Hayflick把细胞先后送给远在伦敦、莫斯科、列宁格勒和贝尔格莱德的科学家同行,同时他也附送大量复苏这些细胞的启动培养基。科学家们对这种细胞的需求简直就是如饥似渴,因为这种细胞不仅廉价,而且可以作为正常人类细胞的基础生物学大量研究模型,随后文章开始出现,不仅有细胞呼吸功能方面的,而且有脂类分子组成方面的研究。

WI-38在病毒学研究中作用巨大,因为这种细胞非常容易被病毒感染,可以作为快速鉴定病毒的手段。1976年,这种细胞成为WHO在世界范围内调查院内儿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常规手段。

Hayflick也大方地给疫苗制造学者提供WI-38细胞。其中一个就是Wistar 同事Stanley Plotkin,他是最早研究风疹病毒疫苗,风疹病毒在六十年代早期曾经肆虐英国和美国,感染这种病毒的孕妇可传染给胎儿,这种病毒感染的胎儿会发生视觉、听觉、神经功能等畸形或死亡。借助于WI-38,Plotkin在30°C低于体温条件下,培养出减毒风疹病毒,这种减毒疫苗可以有效激活免疫系统,帮助妇女抵御该病毒的感染。临床试验证明,这种疫苗的作用超过其他竞争者,Plotkin的疫苗1970年获得欧洲授权,1979年获得美国授权。新泽西的默克公司是目前美国唯一提供该病毒疫苗的公司。葛兰素史克则主要在欧洲和澳大利亚销售。

Plotkin的疫苗只不过是利用WI-38生产的众多疫苗中的一种。上世纪六十年代,基于WI-38的麻疹疫苗在前苏联获得授权。Hayflick的顶头上司Koprowski教授则使用该细胞开发出狂犬病毒疫苗。上世纪七十年代,利用这个天使细胞,惠氏(辉瑞公司的一部分)开发出口服腺病毒疫苗,纽约的辉瑞则开发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默克公司仍继续使用这个细胞制作水痘的单纯疱疹病毒疫苗。

上帝给Hayflick似乎是开玩笑,这位创造了科研技术奇迹的天才,并没有因为他的创造性开创性研究获得荣誉、金钱和地位,而是失业的痛苦和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官司的原因竟然是他变卖政府财产,而所谓的政府财产正是他亲手培养的天使细胞。也许如中国古人门修思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天使之父官司缠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0341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03416.html

上一篇:天使细胞和海弗利克极限(2)
下一篇:天使细胞wi-38之父官司缠身(4)
收藏 IP: 58.247.191.*| 热度|

21 石东兴 张南希 史仍飞 张吉 曹贺贺 谢蜀生 薛宇 文克玲 贺乐 袁方 孙东科 zhangling tianxg03 liyigong zhongweiguo8 zhugehonghuaz decipherer biofans yunmu crossludo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