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1988年英国学者罗杰尼尔提出氢气医学假说 精选

已有 23281 次阅读 2024-1-1 18:2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988年,英国莱斯特郡拉夫堡诺丁汉大学农业科学学院Roger J Neale(罗杰尼尔)在《医学假说》发表论文提出,”膳食纤维和健康:氢气参与健康作用。“Dietary fib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hydrogen production. 注意这个时间节点,是在1975年美国学者发表高压氢气治疗癌症后,是在同为英国的学者1996大卫·琼斯(David Jones)在《自然》杂志的代达罗斯专栏发表氢气疗法讽刺小品的8年前。

虽然只是假说,但那个年代缺乏相关证据的情况下,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及其难得可贵的,值得让人尊重。要知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所谓发明专利,许多学术研究论文,许多专著教材。大部分都是在许多前人大量研究工作基础上的延申,这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上只有少数绝顶天才能利用非常少的线索,提出惊世骇俗的新观点。今天的学者如果说氢气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在学术上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最多就是me too情况,利用不同的疾病模型,采用不同的给氢气方法,也只是给这个概念增添新证据,并不是颠覆性的贡献。产业领域来说,提出的所谓新发明,也是基于氢气能治疗疾病这一理论为前提的。虽然不能说这些学术研究和这些技术改进没有价值。但也应该心中有数,不能狂妄自大,似乎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

图片1.png 

论文概要

Neale,  R. J . Dietary fib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hydrogen production[J]. Medical Hypotheses, 1988, 27(1):85-87.

西方饮食习惯通常缺乏膳食纤维,容易导致结肠炎、肠癌和糖尿病等疾病。在大肠内,膳食纤维可以被细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氢气和甲烷。氢气是肠道细菌代谢不吸收碳水化合物如半纤维素,淀粉和某些寡糖。半纤维素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糖构成的异质多聚体,这些糖是五碳糖和六碳糖,包括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大肠内氢气一部分可以扩散到血液并通过循环进入到全身,最后通过呼吸排除体外。成人估计空腹每天产生大约35毫升氢气,混合饮食可达到85毫升氢气。   Cummings曾经提出,不能忽视肠道内氢气的生理作用,尽管这种作用不太重要。实际上氢气可能作为抗氧化剂发挥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氧自由基被认为是生理环境下,可能是组织损伤的原因,游离氢分子是一种积极的还原剂,可能会对自由基产生中和作用。(请注意,这个文章是1988年写的,作者提出这样的思想,真是难得可贵!)

Cummings JH. Fermentation in the human large intestin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Lancet. 1983 May 28;1(8335):1206-9.

当时已经有一些研究提示自由基是人类疾病的重要因素。羟基自由基使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脱氢,是脂质过氧化的启动因子,共轭二烯和超氧阴离子反应产生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膜损伤。抗氧化剂通过提供氢原子给脂肪酸自由基,能中断自由基和不饱和脂肪酸链式反应。

图片2.png 

 

传统的知识认为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谷胱甘肽、维生素C。而按照氧化还原电位,氢气的电位比谷胱甘肽还低,提示氢气具有抗氧化剂作用。

如果摄入膳食纤维能减少疾病发生,可能是因为这种食物能增加肠道细菌制造氢气,氢气抗氧化作用产生了预防疾病的效果。

诺丁汉的研究表明,在一夜禁食后,呼吸氢气存在很大可变性(图)。个体对不同纤维含量和成分的食物的反应是非常不同的(表2),体现在标准差较大。个体之间产氢的巨大差异意味着组织氢的抗氧化作用在个体之间非常不同,这可能依赖于所摄取的膳食纤维类型。

 

 图片3.png

虽然已经特别提到了自由基对脂质的过氧化作用,但也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氧自由基生成也可以对DNA分子造成广泛的损害,从而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结肠产氢气的作用及其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预防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应该考虑肠道运输时间,高纤维饮食会导致亚硝酸盐和胺和胆盐代谢等致癌因素的增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416229.html

上一篇:道德经81章感想
下一篇:超细气泡生物学效应
收藏 IP: 117.135.14.*|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